锦书雁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史话三国:邓芝使吴
街头巷尾说历史 , 茶余饭后话三国 。
夷陵之战大败以后 , 刘备因为关羽之仇未报 , 荆州也没能夺回 , 再加上损失惨重 , 退回白帝城后不久就忧郁成疾 。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 , 刘禅幼小 , 托孤诸葛亮 。 从此治理蜀国的重任一下全部落到了诸葛亮一个人身上 。
当此之时 , 诸葛亮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 最为紧迫也最为关键的外交问题 , 就是如何修复同东吴的关系 。
文章图片
此时已经不是赤壁之战的前夕了 , 那时还可以凭借刘备、刘琦的残兵弱旅甘做东吴马前卒为条件 , 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 内部矛盾在不断地涌现 , 急需革新除弊 。 外部讨魏复汉是是永远的旗号和任务 , 蜀国只能和魏国一直对抗下去 。 联合东吴成了弱小的蜀国唯一的途径 。
诸葛亮此时分身乏术 , 根本没有亲自赴吴说服孙权的条件 , 出使东吴的人选成了一个大难题 。
正在诸葛亮愁眉不展的时刻 , 有人前来自荐 。 这个人就是邓芝 。
邓芝先跟诸葛亮说:“现在主上初登帝位 , 年龄又小 , 丞相需要赶紧派人出使东吴 , 重结秦晋之好才是 。 ”
诸葛亮一听心中暗暗高兴 ,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 跟邓芝说:“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 , 今天才算找到合适的人选 。 ”
邓芝问谁呀 , 诸葛亮说:“远在天边 , 近在眼前 , 不是别人 , 就是你邓芝呀!”
文章图片
邓芝也没谦虚退让 , 他其实就是为了自荐而来 。
邓芝到达东吴的时候并不顺利 。 孙权不见!
孙权这时候还没有与魏断绝来往 , 正在犹豫之中 , 怕一旦和弱小的蜀国联合 , 就会得罪魏国 , 这笔账他需要认真地算一算 。
邓芝此时所面对的困难 , 比诸葛亮当年说服孙权赤壁联合作战还要难 。
邓芝不愧为外交天才 , 先用了一招以退为进 , 给孙权写信说:“我今天来见您不仅仅是为了蜀国 , 也是为了吴国 。 ”
孙权被弄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心中疑惑这邓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接见了邓芝 。
邓芝向孙权解释说:“我的药专治吴蜀之困 , 吴蜀二国 , 四州之地 , 大王命世之英才 , 诸葛亮亦一时之人杰 。 蜀有重险之固 , 吴有三江之阻 , 合此二长 , 共为唇齿 , 进可并兼天下 , 退可鼎足而立 , 此自然之理也 。 大王今天如果选择屈身俯就魏国 , 魏国一定会要求大王离开吴国到魏国上任 , 而且还会要求大王把太子当人质留在魏国 。 大王要是不听 , 魏国就会举兵讨伐大王 , 到时候 , 蜀国虽弱 , 也一定会跟着魏国一起打大王 , 如果那样的话 , 恐怕东吴这块地方到时候就不是大王的了 。 ”
文章图片
典型的威逼加利诱 。 史书所记载的这番话 , 在我看来只是一段为了渲染人物的思辨性格和说服能力而略带故事情节的溢美之词 , 并不能当作事实来看 。
其实邓芝在见到孙权的时候 , 孙权是以诚相待的 。
孙权跟邓芝说:“我之所以不马上接见你 , 是因为考虑到蜀国弱 , 而魏国强 , 一旦蜀国被魏国打败 , 我也无能为力 , 所以我在犹豫 。 ”
邓芝如果当时真的是用上面那段明显带有威逼利诱意思的辞令来对答的话 , 肯定当场就谈崩了 。
我推测邓芝当时对孙权肯定也是以诚相待 , 应该是表达了之前的愧疚之情 , 和希望抱团取暖的愿望 。
孙权也是慎重思考 , 觉得弱者联合对抗强者才能图存 , 就像之前赤壁之战前夕的联合一样 。 于是便作出与魏断绝关系的决定 , 选择与蜀连和 。
这样应该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推断 。 而不是像《三国志》所描述的那样 , 明显的褒扬邓芝贬低孙权 。
推荐阅读
- #锦书雁字#史话三国:曹操和他的小伙伴陈宫不得不说的往事
- 锦书雁字@荀彧给曹操弄了个王牌炸弹,史话三国:贾诩、郭嘉靠边站
- 「锦书雁字」其可久乎?袁绍、袁术执迷不悟,双双毙命,史话三国:政在私门
- 「锦书雁字」而是他,史话三国:最看重吕布的人不是丁原、董卓、曹操
- 『锦书雁字』吕布能排第一吗?,史话三国:如果根据《三国志》来排武力值
- 【锦书雁字】察人知事、神算如天,为何早死?,史话三国:巨眼英豪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