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让人“不是很懂”的内容,在B站可以火得一塌糊涂?( 二 )


为什么效果如此好?杨涛的视频中没有讲述者出镜 。 专业知识通过3D动态演绎 , 直接展示给观众 , 类似于国外解释宇宙奥秘的科普视频 , 效果比口头讲述更生动 。 但这背后 , 要求制作者掌握一系列软件技巧、剪辑技巧、编程技巧 。 杨涛每天下班回家后 , 除了吃饭 , 第一件事就是埋头做视频 , 一做4小时 , 一条视频从写稿到完成 , 至少要做半个月 。
杨涛说 , 自己也是上大学时听了一学期专业课没听懂 , 将心比心 , 知道网友“不懂”的难点在哪里 。 自诩“当老师有点天赋”的他在视频中采用了一系列类比手法 , 比如用武器流星锤比喻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 用车流比喻电流 , 堵车就好比短路 , 短短几个画面 , 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的世界”条分缕析 。 有一组画面 , 为了说明电流究竟怎么回事 , 无数粒子的震动汇聚成“水流”动态 , 网友评价“做得很形象”“瞬间懂了” 。
有一句流行语叫“上B站搞学习” 。 2019年 , B站学习类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 , 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 。 但这种“学习” , 其中有一部分与按照教学大纲的网课还不大一样 。 它们涉及天文、地理、法律、政治、生活等 , 内容包罗万象 。 视频的风格 , 仍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快节奏 , 有趣 , 新鲜 , 生动 , 有梗 , 满足猎奇心态 。
B站其实已经开始在尝试 , 比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站内科普UP主“妈咪说” , 办过一场关于黑洞照片的科普直播 , 直播人气近145万 , 视频播放量超过110万 。 此后 , 物理所联合B站又做了线下科普活动“科学很可爱” , 全程直播 , 话题浏览量站内超过1500万 , 弹幕近10万条 , 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5亿 , 讨论超7万 。 还有中科院博士鬼谷、果壳、混乱博物馆、科普中国等官方账号 , 都在B站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
书写知识对思维的规训 , 不会被轻易替代 。 毕竟 , 人类漫长文明积累下的知识 , 大量还是依赖文本而非图像保留下来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网络催生出了新一类人 , “Z世代”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知识生产能力、特定的图像处理能力 。 新旧知识形态彼此间没有高下之分 , 但有可能未来 ,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有共鸣的、传播效果较好的 , 是数字图像类的知识 , 它们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
国风:当代的蒙太奇景观
自从跨年晚会备受好评 , B站的名声“破圈”而出 。 有人高呼 , “我们这代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跨年晚会” , 这是一场“尊重年轻人的胜利” , 也是“青年文化的破圈” 。
近几年来 , 随着古装剧、仙侠剧 , 以及仙侠游戏的风靡 , “国风”在年轻人中成为流行文化 , 并有特定的圈层 。 比如 , 汉服社如雨后春笋 , 古镇景区常有“汉服小姐姐们”结伴出游 。 就连爱走“国际范”“都市范”的上海人民广场、虹桥天地等繁华商区也不例外 。 身着汉服、拿着团扇的女孩子们顾盼生姿 , 出现在大都市的街头巷尾 , 诸多路人已经见惯不惊 。
“古风音乐”也成为年轻人情有独钟的类型 。 一大批古风网络歌手相继走红 , 现实中大多数人从未听过的名字 , 在网上却拥有百万级粉丝 , 有些线上新歌点击量可与顶级歌手相比 , CD3分钟内售罄 , 演唱会门票被“秒光” , 商演身价已堪比明星 。 但对不了解古风圈的主流人群而言 , 他们完全不知 , 彼此仿佛活在“两个平行世界” 。
还有一批中学生 , 酷爱用文言文写歌词 , 尽管被批华而不实 , 有乱用之嫌 , 但也恰恰体现 , 年轻人对“古韵”“古风”这种特有审美形式 , 情有独钟 , 玩得不亦乐乎 。
近年来 , 民乐、舞蹈、华服等内容的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在B站增长了20倍 。 2019年B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达8347万人 , 其中83%的人年龄在24岁以下 。 今年1月至3月 , B站国风视频投稿数同比增长124% , 国风UP主人数同比增长110% 。 其中带“古风”“传统文化”“民乐”“中国舞”标签的视频投稿量增长尤为突出 。 有财经人士分析年轻人痴迷国风而带来的消费热潮时 , 称其为“第三次国货运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