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接到紧急消毒任务,列车马上进站,大家准备出发!”4月11日,夜色如墨,从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的G152次列车划破黑暗,驶入北京南站 。北京铁路疾病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北京南站消毒处置组的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麻利地穿戴防护装备、手拎10多公斤重的消毒桶,以最快速度奔向14站台,仅用13分钟就完成了车厢消毒工作 。车厢、车站是他们每天奋战的地方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一名网友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他们的事迹后这样留言:看到你们奔跑的速度,看到你们在战“疫”一线汗湿衣衫,看到你们脸上深深的勒痕,第一次觉得“崇高”一词如此之近 。
勇士出征,岗位就是阵地
北京疫情防控责任重大 。1月23日,北京铁路医研中心在接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命令后,不到10分钟,36名消毒队员在众多报名者中便编组成队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迅速成立,负责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所有列车和车站重点部位的消毒应急工作,制订关口前移、主动上手、全员监控、重点把握的防疫工作方针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36名消毒队员来自北京铁路医研中心的各个岗位 。他们是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实验室的检验技师、体检中心的医生护士……战“疫”时刻,他们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他们中,有参加过2003年非典防控、经验丰富的防疫“前辈”,有的刚当上爸爸妈妈,还有刚参加工作的“90后” 。大家凭着一股不服输、不怕难的韧劲,冲锋在抗疫一线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疫情防控初期,车站消毒处置组每天都能接到10多个来自不同车站、不同车次列车长报告“有发热旅客”的电话 。每次接到这类电话,队员们就要穿着白色防护服,配齐护目镜、口罩、手套,携带消毒桶,对车厢各个角落进行无死角消毒 。
“岗位就是我们的阵地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主任高广寒说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49岁的张志京是北京铁路医研中心卫生监督一科的主任,在疫情期间担任车站消毒处置组组长 。除夕夜,张志京的妻子早早动手,鸡鸭鱼肉、蒸烤卤煮,等待他回家团聚 。然而等来的却是一通视频电话:“任务有点多,没法和你一起看春晚了 。”从那一刻起,张志京始终奋战在防疫一线 。
1月29日晚,张志京连续接了3个“有疑似病例”的电话通知 。放下电话后,他马不停蹄地对各次列车进行消毒,连轴转了4个小时没有停歇 。张志京对自己的队友说:“旅客安全高于天 。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冲到前边,全力保障旅客安全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60后”中坚骨干到平日里爱美妆的“90后”年轻人,消毒处置组的每名队员积极投身筑牢首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
“职责所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
选择坚强,“玫瑰”铿锵绽放
车站消毒处置组有23名巾帼不让须眉的战“疫”女兵,占消毒队员总数的六成 。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王铁燕从未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勇猛”的一面 。娃娃脸、长马尾,说话带笑,这位46岁的燕子姐喜欢柔和地把大事小情化解掉 。
1986年■新时代·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