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刚刚过完45周岁生日的微软 , 在美国西雅图拥有一个占地200公顷的总部园区 , 共有145栋建筑 。 由于建造时间不同 , 设计存在差异 , 不仅管理协同困难 , 同时 , 能源消耗每年超过5500万美元 。
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文章图片
为了彻底改变园区运营问题 , 微软总部工程师设计了一套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为基础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 共在3万个设备中部署了超过200万个传感器 , 同时还开发了基于云端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
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文章图片
升级完成后的微软园区 , 在相关智能技术的帮助下 , 技术人员每季度能够处理多达3万个工单 , 同时48%的设备故障能够在60秒内修正 。
另外 , 通过部署物联网传感设备 , 相对原有改造设备的模式 , 节省了5600万美元额外开支;第一年能耗支出就降低了200万美元 。 员工办公体验和操作体验也得到全面提升 。
微软对总部的成功改造无疑是一次可参考的智慧建筑案例 。 当下 , 国内地产及相关企业也已经开始意识到智慧建筑的重要性 , 纷纷开始投资布局 , 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对此格外重视 。
一位国内头部房地产企业创新业务负责人曾指出 , 一方面 , 持有型物业的加速布局使得资产运营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 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与体验需求成为运营的关键;另一方面 , 物联网带来了数字资产的积累 , 借助自身体量优势 , 可将不同产品线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搜集起来 , 为后续的客户服务提升与价值变现作准备 。
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文章图片
微软智慧空间中国区负责人孙海亮
为此 , 微软已经配置相关部门 , 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智慧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 。 “微软其实一直服务于地产领域 , 以前更多是在软件应用层面 , 如CRM等 。 两年前 , 微软开始涉足国内地产的产品转型 , 包括帮助地产公司进行数字化改革 。 ”微软智慧空间中国区负责人孙海亮在接受房科技独家专访时表示 。
目标:连接、效率、生产力
日前 , 微软联合普华永道发布《科技赋能建筑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提到国内地产行业的现状时指出:近30年来 , 中国地产行业经历了以拿地能力、融资能力、周转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四个发展阶段 。
当前 , 中国楼市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 , 需求侧城镇化降速愈发明显 , 住宅市场整体增长放缓、地产行业竞争加剧 , 地产企业加快布局持有型物业 , 资产运营能力重要性开始凸显 。
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文章图片
《白皮书》中 , 微软全球智慧建筑方案部总经理RimesMortimer指出 , 智慧建筑将为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创造机会 。 他提到 , 建筑产品的数字化将建筑从简单的物理空间转变为地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场景 , 帮助地产企业超越传统的租赁契约关系 , 与用户直接交互、建立持续连接 。 与非智慧化楼宇相比 , 智慧化楼宇通过提升使用效率与使用体验 , 有望提升运营者的财务表现 , 实现资产的持续增值 , 拥有更高的市场估值 。
微软在智慧建筑领域拥有着清晰的定位 。 “我们的目标是连接、效率、生产力 , 和微软的使命一致 , 智慧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赋予建筑以生命力 , 使之能够随着组织和人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与人互动 , 时刻感知、预判 , 并主动响应人的个性化需求 。 ”孙海亮表示 。
房科技■微软智慧空间孙海亮:用“积木”搭建解决方案和技术城墙
文章图片
具体来看 , 微软目前赋能地产行业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员工层面 , 具体表现为整合员工数据 , 协助提升工作效率 , 甚至包括员工流失预测 , 协调企业人力安排;二、客户沟通 , 比如更多样的客户沟通形式 , 客户需求应对和方案的解决 , 以促进交易达成;三、流程优化 , 优化审批流程 , 和批复机制 , 提高办事效率;四、转型产品 , 利用科技手段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数字化改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