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讲述北漂人的现实生活:没暂住证,半夜里经常要东躲西藏

作家的生活轨迹由他的作品绘就 。 平日里回想某时某事 , 想大了脑袋也理不出个头绪 , 一旦将其时其事附着上某部作品 , 往事纷至沓来 。 作品经纬着我们的生活 。 扭头看到手边的《北京西郊故事集》 , 刚出版的主题短篇小说集 , 还热乎乎的 。 它在我最近这些年的生活中拉出了一条闪亮的线 。
「北漂」讲述北漂人的现实生活:没暂住证,半夜里经常要东躲西藏
文章图片

之前以作品为参照回顾逝去的时光 , 注意力往往被大块头吸引过去 。 比如刚结束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 耸立在我生活中最清醒的标志是两部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和《北上》 。 它们俩几乎完整地瓜分了我的十年 。 围绕这两部小说展开对过去十年的回忆似乎也更有效 。 起意、构思、准备、写作、修改、定稿、出版、影响 , 把这些时间点和大致情况列出来 , 浩荡的十年基本就纲举目张了 。
其他时间呢?我在两部小说的间隙里寻找 , 嗯 , 《王城如海》和《青云谷童话》;一部小长篇 , 一部童话 。 在《耶路撒冷》和《北上》步履维艰乃至裹足不前时 , 我及时地写出了它们 。 写作深陷困顿、无力前行时的恐慌 , 应该不亚于冲锋陷阵 。 那种四顾茫然、无所依傍的失重感毁掉过不少作家 。 我得及时把这些被恐惧放大了的空白时间填满 。 好在头脑里常年转圈的小说不止一个两个 , 拣瓜熟蒂落的来 。 于是有了《王城如海》和《青云谷童话》 。
即便如此 , 十年的时光依然辽阔;弥散在这四部作品缝隙里的碎时光 , 连缀起来也足够浩荡 。 容我再打捞 。 水落石出的 , 就是这本《北京西郊故事集》 。
2011年末 , 身陷《耶路撒冷》写作中 , 漫无尽头的无望感迫切需要一点虚荣心和成就感来平衡 , 我决定写几个短篇小说垫垫底 。 岁末加上2012年春节长假 , 我每天上班一样去离家步行一刻钟的小泥湾 , 开始写在头脑里转了很久的几个短篇 。 我在那里租了一间小房子 , 安静 , 无法上网 , 适宜沉下心来读书写作 。 那几个短篇同属一个系列 。 主要人物就那三四个年轻人 , 他们租住在北京西郊 , 漂着 , 有一份躲躲闪闪的工作 , 勉强糊口 。 总题目叫《北京西郊故事集》 。
【「北漂」讲述北漂人的现实生活:没暂住证,半夜里经常要东躲西藏】2010年已经写过两个 , 《屋顶上》和《轮子是圆的》 。 前者为中日青年作家论坛而作 , 遗憾的是 , 论坛召开时 , 我因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去了美国;后者写于爱荷华 。 那个时候就想着写一个短篇小说系列 。 我对系列小说一直怀有莫名的激情:因为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 , 那几个小说是一家人 , 每一个小说都是其他小说的镜像 , 它们可以作互文式阅读;它们的关系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 , 而是一加一加一大于三 , 互文阅读之后它们能够产生核聚变般的威力 。
但是《耶路撒冷》开始后 , 《故事集》就放下了 。 一放就是一年多 。 现在重新拾起来 。 那个岁末年初过得叫一个充实 , 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 , 两个月内写了四个短篇 , 还读了一堆书 。 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如果大雪封门》就是那时候写的 。
有四个短篇垫底 , 又回到《耶路撒冷》 。 心心念念长篇一结束 , 再续西郊故事 , 让几个短篇再长长 。 没成想 , 下一篇就到了2015年 。 时间都去哪儿了?想不清楚 。 但对一个主要人物相对固定的小说系列 , 的确越写越难了 。 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时间对位 , 你写出来越多 , 限定也就越多 , 想象的空间就越小 , 虚构的负担就越重 。 2015年写了两篇 。 最末一篇写完 , 已经是2017年底了 。 这个小说叫《兄弟》 。 从2012年春节我就想写这个故事:一个人到北京来寻找另一个“自己” 。 不是开玩笑 , 也不是魔幻的“空中楼阁” 。 所以必须让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充分地接地气 , 确保它是从现实的土壤里开出的花 。 断断续续想了多种方案 , 都说服不了自己 。 2017年底 ,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居住在北京西郊的朋友 , 因为没有暂住证 , 半夜里经常要东躲西藏 。 历时六年 , 《兄弟》终于找到它的物质外壳 。 我用三天写完了这个小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