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大扫除并非小事!既除垃圾也除陋习

「北京日报」大扫除并非小事!既除垃圾也除陋习
文章图片
。「北京日报」大扫除并非小事!既除垃圾也除陋习
【「北京日报」大扫除并非小事!既除垃圾也除陋习】社区居民清洁健身器材。图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理、打扫、消毒、灭菌……4月为全国爱国卫生月,北京开展了统一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仅上周六半天的时间,全市就有26万人参与。在东城区福祥社区,干部居民分头清理小区花园、道路,还洒水清扫飞舞河边的柳絮;在石景山多个社区,居民把自己家里家外打扫干净,并主动清理楼道杂物、捡拾小区垃圾;丰台区王佐镇还玩起了直播,参与社区清洁的劳动者们光荣地登上了网络荧屏。
大扫除听上去是身边小事,其实大有可为。清洁卫生有利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首都正处在疫情防控期,巩固防控成果任务艰巨;卫生活动作为公共卫生防疫的一大法宝,此时更是不可缺少。社区一角的灰尘擦净了,居民的呼吸便添上一份清新;城市一隅的垃圾清理了,市民的健康便多了一道保障。除“尘”布新,也是把疫情防控的网布得更密更牢。
疫情期间的大扫除,也有别于往日里的普通打扫。例如,过去清理楼道杂物,十好几个人同时进楼,接力把楼道内堆物堆料往楼下运。现在则改为分散作业,一个人负责一至两层楼,这样既清洁了卫生死角,又避免了人员聚集。另外,除了“搬、抬、洒、扫”的常规四步之外,如今的社区扫除还额外增加了“擦、喷”两道消毒工序,以满足防疫需要。可见,社区大扫除,不仅体现着居民的勤劳,也凝聚着大家的智慧。
定时大扫除固然重要,将卫生清洁习以为常、固化为居民公约,更加必要。对打扫清洁的要求自古便被写入治家方略。《朱子家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曾国藩家书中提到应认真执行的“八字诀”,其中第六个字就是“扫”,代表“洒扫房屋庭院”之意。可见,大扫除的作用不只限于美化环境,打扫的过程还蕴含着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律的文化内涵。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把周遭的物理空间打扫完了,内心堆积的“尘土”也去除大半。如果每个人既能保持家内整洁,又能时常做些力所能及的门外清扫,既丰富了自己,也扮靓了家园,岂不一举两得。
整洁的环境既要靠打扫,更要靠保持。比如大扫除中最常见的,是楼道堆杂物、电梯口扔烟头。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容易导致空气污染、细菌滋生,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早已被各社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但总有居民屡教不改。其实,大扫除中除去的不该只是垃圾尘土,还应有这些毛病和陋习。如果志愿者前脚刚打扫干净楼道,就有人后脚去扔下一地烟头,这既是不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是给环境和防疫添堵。根除这些陋习,才能更好地保持大扫除的成果。
城市的“美颜”过程,就是要从居民家门口的人居环境抓起;公共卫生防疫,更要从每个人身边的小事抓起。清洁卫生,摒弃恶习,健康生活,去“陈”迎新,便是常常扫除的意义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