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的衰落和朋友网的关闭是不是意味着实名校园社交不适用于中国用户

谢邀~
个人认为不能因为这两个网站的没落就直接证明校园社交不适应中国。关于“实名校园社交是不是伪命题”这件事要从多个角度来看。首先po个个人观点,校园社交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个人认为“校园社交”并不能说是伪需求,所以我认为问题的主要核心还在“实名”,所以,接下来,我们针对实名入手。
首先先说实名,中国人自古就不愿意实名。古时候有点文化的人都有个“字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据说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同学从小不爱学语文……);除了字号之外,中国古人还习惯以排行称呼,如“董大”、“武二郎”这种;还有些江湖人士,喜欢称所谓花名,《水浒传》108将就是个典型的栗子(不仅江湖人士,连《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花名,有叫孙悟空“齐天大圣”、“美猴王”的,有直接叫孙悟空“猴子精”的嘛?),包括现在我们工作过程中,也不少人喜欢花名,还有作家喜欢笔名,艺人喜欢艺人等等。所以首先可以从这一点中看出,中国人是自古不喜欢实名社交的。(顺便在这里提个观点,熟人之间的微信、QQ说话是不算网络社交的,所以我们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在微信和QQ的世界里,我们喜欢取个非实名的昵称,然后让熟人加个实名的备注……)
接着说昵称,可能有同学认为,实名讲清楚了,昵称就不需要讲了。这一点不然。不喜欢实名是自古的文化传承。但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这个还是可逆转的。所以接下来说的昵称才是比较重头的。现在的互联网社交用户,普遍用户年龄最大限度应该不大于30岁。所以基本上看,互联网社交用户年龄最大的不会比“80”大。也是这些人在10几岁起就开始接触第一批互联网社交产品。而说到这第一批网络社交产品,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QQ了。QQ的出现,从一开始就让人们习惯了用“昵称”这种东西。于是,我们出现了各种网名,随后的几款大型网游(大型网游基本也算一种场景的社交)的兴起,各种论坛等等,人们更是热衷于给自己的账号取各种炫酷的昵称。此外,(刚刚提过了,个人认为,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熟人之间使用QQ、微信这种东西聊天,不能算网络社交。)当时我们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曾经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几个QQ账号(这个下面还会提到),以及在这种产品的与陌生人的社交中,我们都喜欢用一个并不真实的“身份”去聊天。最后再说微博,有人说微博是实名,其实也不是,微博虽然借着一些明星大V用户让人认识到了实名的价值,让人有了想实名的动力,但当用户真的在使用时,又发现,中国人重名的太多,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家用的最多的对策是,在名字后面加个后缀,把这变成了一种昵称是的存在……于是,微博上的名字就出现了,“XXX要早起”,“XXX不想毕业”,“XXX想做一个风一样的男纸”这种仅熟人知道自己是谁的名字。综上,中国人网络社交更喜欢用昵称。
再说社交习惯和使用场景。再对外社交时,中国人向来喜欢“用真名说假话,假名说真话”的模式,和“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所以,我们看到明星都喜欢用大号(微博)蛋逼,用小号发一些矫情的东西。使用场景上,中国自古虽然,有过“小国寡民”的阶段,但大体上,还是喜欢聚居的,这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喜欢熟人社交,而反观欧美,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个镇子上总共没几户人家,鸡犬相闻,人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在这种身边没几个熟人的情况下,欧美人更需要网络社交,而这方面越深入,社交账号就越被重视,越容易互造成彼此之间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为了网络安全等因素考虑而比较自觉的实名社交。再者,国外网络社交身份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外国人在LinkedIn上是真能谈上合作的,虽然中国朋友也有在脉脉上谈的,但脉脉的重心转型-招聘,恰恰说明这个行为很低频,(而这又涉及到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的问题,太多了,这次不谈了……)所以说,从社交习惯和使用场景上看,中国用户缺少实名动机。
最后说校园社交。上面介绍过了,中国人喜欢小圈子,喜欢熟人一起玩,且我们可以认为认识的人之间的微信、QQ之间的im交流不能算网络社交(如果这个算,短信算不算,打电话算不算,跟父母视频算不算?)而这些又和校园社交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校园社交,最高频的行为是发生在校内,是亚熟人社交。校内的同学,基本互相之间都是二度以内人脉,更何况是喜欢社交的活跃分子。这种情况下,专门社交平台的存在就显得鸡肋了。其次,我们往往不喜欢“用真名说太多真话”,所以,实名平台很奇怪,我们连发【朋友圈】都分组……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个反例,当时校园社交(黑白校园)引爆点就是夜里的【匿名】圈,所以实名这件事在校内需求不明显。第三点,我们说说实用主义,普通的社交平台,没有让用户多记一个账号的意义,想让中国人社交很容易——只要这个社交平台架构在某种需求之上。这就是为什么,【超级课程表】在某个阶段加入“约约约”功能后,工具都可以容易的向社交转型。但往往这类需求,还是会让人放弃实名。
【人人网的衰落和朋友网的关闭是不是意味着实名校园社交不适用于中国用户】 最后的最后,说说校园实名社交。人人的没落,原因是多重的,我们任何人可能短短几句都说不出来,所以我不妄加评论,但人人的火爆足以证明这个需求的存在。再说腾讯的朋友网,上面有朋友说腾讯抄错了其实不是,1999年,腾讯曾与某国企竞标“xiaoyou.com”域名,想建立校友网,那时候人人还没出生呢,我们足以看出腾讯的布局视野,只是最后没有抢到域名。但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腾讯曾判定校园实名社交是可用的。同样,如果把“校园”概念扩大的“校友”,这似乎就可以解决上面某位朋友说的“毕业了就不校园社交了”的概念了。
综上,归纳下自己的理念。
1.“实名”社交这件事,对中国用户本就是个比较重的行为,但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加强,我们会越来越努力尝试实名。
2.校园社交这件事本身是存在的,是有场景的。只是概念如何优化,如何变现,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3.无论校园社交还是全人类社交,无论匿名还是实名,都需要有较强的使用场景促使产生动机,约炮的时候我们就是不愿意实名,但当实名遇到一些刚性需求,社交账号遇到强绑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实名。互联网讲跨界,能跨界结合一两个刚需的使用场景,实名社交不是做不成。
4.校园市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家往往希望从这个阶段培养自己下一步的消费主力军,且大学生群体具备强大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一个小小的创意往往能瞬间火爆整个社交网络(如:各大高校翻唱《南山南》),但校园市场往往具备比社会上还复杂的壁垒和利益链,像社交这种变现慢的产品,前期往往需要很大的投入。
■网友的回复
个人认由人人网和朋友网的没落,不能推论出实名校园社交不适用于中国用户。
我觉得由人人网和朋友圈的没落,是能一定程度说明普通用户的价值不高(这里的价值=互动价值、繁荣平台价值、以及满足自我需求的价值)。
平台的发展一靠内容,二靠互动。人人网和朋友网的用户都是普通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一呼百应的角色存在。用户在刚开始进入的时候,会对平台产生好奇,平台引导用户进行交互,生产内容的用户成为被关注焦点,满足用户从没有体验过被关注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期待值逐渐提高,如果平台不能够继续满足,内容生产者就会产生疲劳,逐渐流失。而来进行互动的这一部分用户,出于好奇、关系维系等原因而产生的行为,也逐渐因关系的不对等、没有动力而流失。
而国外的Facebook、国内的微博侧面说明,意见领袖(如明星、营销号...此处意见领袖的范围比较广)价值更高。他们的追随者,不会寄希望于关系平等,也没有维系关系等需求,他们的需求就是看这些意见领袖生产内容(甚至无论是否有价值的内容),他们的需求始终被满足,动力始终存在。反向的,促进了内容生产者不断产出内容。
所以我个人偏向于认为不是实名校园社交不适用于中国用户,而是没有意见领袖的社交平台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繁荣。
■网友的回复
其实很简单。Facebook不是校园社交,就是社交。定位于校园社交本市就是伪命题,大学才几年时间啊。社交啥啊,还没懂社交就毕业了,马上又其他社交工具。人是变化的,不能用一个固定的社交角色范围作为一个社交的群体,人人网的没落是服务群体的定位错误和发展上考虑失败。腾讯朋友网嘛,算是跟着抄错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