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山潜研]陈胜吴广起义,讲解楚汉史之一( 二 )


经过这一番谋划 , 胡亥终于登上了帝位 , 但还是怕大臣不服 , 也怕他的哥哥们跟他争帝位 。 就用赵高的计策以重法诛杀诸公子与大臣 , 连坐者不可胜数 。 又因赵高的诋毁要杀蒙氏兄弟 , 子婴劝谏说:“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 , 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 , 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 。 此三君者 , 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 。 今蒙氏 , 秦之大臣谋士也 , 而主欲一旦弃去之 , 臣窃以为不可 。 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 , 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 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 , 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 , 臣窃以为不可 。 ”(《史记·蒙恬列传》)提醒二世不要杀忠臣 , 立小人 。 这有点像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到的“亲贤臣 , 远小人” , 可以说是千古通论 , 任何一个时代都适用 。 一个亲贤臣远小人的君主 , 即便本人没有什么能力 , 国家还是可以很强盛 。 胡亥不听 , 遂将蒙氏兄弟都赐死(时间上记载不一 , 按《蒙恬列传》是蒙毅先死 , 按《李斯列传》蒙恬先死 , 蒙毅死于诛杀公子大臣之时 , 《通鉴》两人之死写在一起 , 在诛杀公子大臣之前 。 )二世亲小人 , 远贤臣 , 杀蒙氏用赵高 , 秦之天下何能不速亡?
二世皇帝“法令诛罚日益刻深 , 群臣人人自危 , 欲畔者众 。 又作阿房之宫 , 治直道、驰道 , 赋敛愈重 , 戍徭无已 。 ”(《史记·李斯列传》)在这种为政之暴过于始皇的情况下 , 越发的民不聊生 。 人民受压迫也有一个限度 , 超过了临界点就会爆发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就像陈胜吴广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由少数当权者与众多平民组成的社会中 , 平民承认你是当权者你才是当权者 , 平民不承认你是当权者的时候呢?一个平民反对你没什么影响 , 十个平民反对你也没事 , 如果所有平民都反对你呢?当权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一味的施行猛政是行不通的 。 所以治天下的人需要获得平民的支持 , 应该宽猛相济 。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 , 慢则纠之以猛 。 猛则民残 , 残则施之以宽 。 宽以济猛 , 猛以济宽 , 政以是和 。 ”(《左传·昭公二十年》)猛政并不是不好 , 为政的宽与猛要根据时代或者说现实情况来选择 , 对于长期散漫腐败的社会就该用猛政 , 特别是对贪官污吏 。 但秦统一天下之后 , 或者说始皇死后应该用宽政了 , 猛政也已经用的够多了 。 所以我才说如果扶苏即位秦未必速亡 , 无奈佞臣作祟 , 使得天下继续在猛政中受苦 。 这也就是天命 , 注定秦要亡 。 终于在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楚戍卒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 正式拉开了亡秦的序幕 。
2.起义与失败
陈胜字涉 , 阳城的普通平民 , 年轻的时候曾经作为佣工跟别人一起耕田 , 他走到田埂上怨叹:如果富贵了 , 不要互相忘记 。 同伴们笑话他:既然是给人家种田的 , 怎么能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慕山潜研]陈胜吴广起义,讲解楚汉史之一
文章图片
秦朝为了满足戍边的需要 , 一直不停的征民为戍卒 。 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 , 一支目的地为渔阳的戍卒 , 有九百人屯驻在大泽乡 , 陈胜与吴广都在这支队伍中担任屯长 , 刚好这时候天下大雨 , 道路不通没法前进 。 估计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时间 , 而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按照法律要被斩首 。 于是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现在逃跑是死 , 干一番大事也是死 , 都是死 , 死在国家大事上难道不行吗?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 。 吾闻二世少子也 , 不当立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扶苏以数谏故 , 上使外将兵 。 今或闻无罪 , 二世杀之 。 百姓多闻其贤 , 未知其死也 。 项燕为楚将 , 数有功 , 爱士卒 , 楚人怜之 。 或以为死 , 或以为亡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为天下唱 , 宜多应者 。 ”(《史记·陈涉世家》)于是陈胜吴广杀了领军的将尉 , 带着这几百人揭竿而起 。 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 , 所以故意自称是扶苏、项燕的部队 , 号为大楚 。 攻下大泽乡与蕲县 , 让符离人葛婴带兵攻下蕲县以东的铚、酂、苦、柘、谯 , 边走边收兵 , 到了陈县 , 队伍已经扩大到战车六七百乘 , 骑兵一千多 , 士卒数万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