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

导语:上文介绍了夷夏之防的华夷观念 , 以及由此在清代衍生出的内外边疆的制度安排 。 那么在古代这种天下观念之下 , 从朝廷到民间对边疆一直呈现出一种固化的认识 , 现代国际法体系下的边界意识直至清末才逐步建立起来 。 1.先秦时期的边疆意识
先秦时期 , 中华文明处在青少年时期 , 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 这个时期万邦并存 , 小国林立 , 各个部族国家互相影响 , 华夏文明积极在吸收 , 整合周边的部族 。 夏王朝最早在今晋南、豫西地区发源 , 初步整合晋南、豫西地区的部族 。 夏朝末年 , 夏族势力衰微 , 位于东部 , 属于东夷人的商部落崛起 , 取代夏王朝天下共主地位 , 商朝的建立使豫东、河北、山东、苏北、皖北等东夷地区开始融入到华夏文明体系之中 , 同时商王朝的统治者崇尚武力 , 向四周征讨 , 华夏文明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 商朝末年 , 商纣王残暴无道 , 位于陕西、甘肃一带的周部落崛起 , 周人联合诸侯方国共同讨伐商朝 , 从而确立了天下之主的正统地位 , 周的建立使西部地区的部族开始纳入到华夏体系之中 。
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
文章图片
周王朝
周朝建立以后 , 为了拱卫天子 , 同时扩张华夏势力 , 采取了封邦建国制度 , 简称封建制度 。 周天子将先代王族后裔、同姓亲戚、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 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 到东周之际 , 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 各诸侯国势力开始坐大 , 春秋战国的时代开始到来 。
在这个时期 , 因地广人稀 , 各诸侯国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空隙 , 因此各国之间并无明确的边界 , 各诸侯国的位置也时常在变化之中 , 而且在“溥天之下 ,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 ”的支配之下 , 各国的边界意识并不明显 。 这表现在各国的人员自由流动 , 甚至出现一国军队经过某诸侯国的辖地 , 而这个诸侯国却浑然不觉的现象 , 如春秋时秦穆公派军队远途奔袭郑国 , 中间途径晋国 , 但晋国在秦军回师过程中才得知秦国的行动 。
在春秋战国时期 , 位于华夏四个边缘的齐、晋、楚、秦等四国成为四大强国 , 位于东方的齐国将东夷整合到了华夏体系之中 , 位于北方的晋国将北狄各部族纳入到华夏体系之中 , 位于南方的楚国将南蛮融入到华夏文明之中 , 位于西方的秦国则将西戎融入到华夏文明之中 。 这四个诸侯国的最远势力范围也逐渐成为华夏文明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 在华夏文明内部逐渐整合时期 , 逐渐形成了“华夷五方格局” , 即中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
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
文章图片
【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春秋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开拓时期
秦朝的建立 , 继承和巩固了先秦时期各诸侯国扩展华夏文明的成果 , 又继续进行开拓 , 北边击退匈奴 , 夺取河套地区 , 并修筑长城 , 以保护华夏 , 南部征伐越人 , 将华夏文明扩展至福建、岭南沿海一带 。 秦的建立奠定了华夏势力的基本范围 , 此后历代王朝都将这个范围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 成为誓死不可丢失的核心利益 。 这个华夏的基本范围是北至长城 , 东至大海 , 南至岭南、西至甘肃、四川一带 。
西汉建立伊始 , 受到塞外匈奴部族集团的严峻威胁 。 起初 , 限于经济与军事实力 , 西汉朝廷妥协退让 , 以求自存 。 时至汉武帝时期 , 始变退避防御为主动反击 , 在边疆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在北方取得河套地区 , 并占领河西走廊地区 , 在南方消灭闽越、南越等民族割据政权 , 进一步巩固秦朝的成果 。 汉武帝派张骞凿通西域后 , 中原王朝的势力开始延伸到西域 。
但是在汉朝内部也存在着非战观点 , 非战的观点以主父偃为代表 。 这些“非战”的观点虽然强调以民生为重、爱惜百姓 , 但是 , 并没有全面分析说明当时外来侵掠对边疆地区的威胁及伤害程度 , 将穷兵黩武的战争与守护疆土的行动不加区别或简单地等同起来 , 显然失之于简单与粗疏 , 只是在内患严重的特殊条件下才为皇帝所接受 。 但是 , 无法否认 , 主父偃等人的“非战”言论 , 同样影响到后世边疆观念的形成 。
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
文章图片
汉武帝时疆域
两汉以后 , 华夏文明开始陷入内战以及外族入侵的黑暗时期 , 在长达数百年的混战之中 , 汉民族经过血与火的锤炼之后 , 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基因 , 在隋唐时期又达到了华夏文明的高峰 。 唐朝的边疆建设与疆域维护 , 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 边疆之争也是唐朝政治史的一大主题 。 边地战事不断 , 民族政权间的战争频繁 。 唐朝在捍卫边疆方面成绩卓著 , 形成了尚武之风 , 崇尚投身边疆 , 建功立业 , 大量的边塞诗说明了这一点 。 但是这个时期也要注意一点 , 中原王朝的盲目优越感 , 极大地限制了其对于边疆政治与民族问题的认知 。 而国势强盛 , 往往又会激发与强化这种优越感 。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内敛与整合
北宋的建立 , 华夏文明开始变得内敛 。 华夏民族固守基本范围 , 不再有隋唐时期的开拓精神 , 因此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 , 领土范围较小 。 此时期华夏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 , 政治和文化制度更加成熟 , 他们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渴望融入华夏文明之中 , 而是采取有选择的吸收华夏文明 , 但又不失本民族特性的措施 。 更为重要的是 , 从宋辽金夏时期开始 , 政治地理与民族地理观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 标志着对于中国及周边地理环境的认知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以华夏为唯一正统的观念 , 已不可避免地为现实状况所冲淡或改变 , “外国”观念已进入了正统史家的视野 。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 它对华夏文明的的打击相当大 。 也对取代它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朝深受元朝制度的影响 , 将少数民族中较为野蛮 , 较为落后的部分重新吸收到华夏文明之中 , 也造成了华夏文明更加保守和内敛 。 清朝的建立使农耕社会、游牧社会、绿洲社会、渔猎社会成功整合起来 , 清王朝对开拓边疆抱有极大的兴趣 , 清代疆域建设之重大成就 , 集历代王朝之大成 。 更为重要的是 , 清代维护疆域付出了艰巨的努力 , 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一统” , 完成了“历史上的中国”疆域的全面建构 。 这个时期华夏文明主要是在积极整合已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下的各民族 。
无远弗届: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下)
文章图片
元朝疆域
4.蓑翁说
中国古代的边疆意识直到近代才逐渐建立起来 , 封建时代“家天下”与“朝廷天下”之观念 , 将国土利益与百姓利益分割开来 , 实际上成为疆土维护的最大危险 。 中华民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先后丢失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 , 中华民族才从唯我独尊的天下观念转变为在国际法体系之下国与国平等的、正常的外交观念 , 才从满足天朝上国的虚荣外交中走出来 , 以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此中的教训不可不深思 。 (全文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 , 侵权删除 。
参考文献:
1.姚大力:《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2.安介生:《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 , 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 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 , 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