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世界之窗#刘强东!归去已不再是少年,再见( 二 )


徐雷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对瑞幸事件的犀利看法
如果没有京东 , 刘强东和徐雷也许就是意气相投的好兄弟 。
可能是村长家门口挂的肉是真的香 , 也可能是村长家的灯泡格外亮 。 懵懂时期的刘强东暗自立志 , 以后长大了也要当村长 , 到时候一定要让全村人都有肉吃 。 年幼的刘强东第一次找到了人生中奋斗的动力 , 也知苟富贵勿相忘 。
相比总说福报的“施恩者”马云 , 刘强东则是“报恩人” 。
有了京东后 , 刘强东扩充了70%跟他一样来自农村的员工 , 除现金捐赠之外 , 还在京东内部还发起了“我在京东上大学”、“我在京东读硕士”等项目 , 给成绩优异、家庭困难的员工提供助学基金 。
刘强东曾在节目中演讲说 , “我不是觉得其他地方的学校不好而是觉得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大的见解 , 更远的目光 。 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拥有那样的机会 。 ”
成人后的刘强东 , 最终没有去当一村之长 , 而是渴望更大的江湖 。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头 , 当时还在山村里的刘强东才更加决定要走出乡村而且一定要去大城市 。
于是 , 刘强东努力存钱 , 终于在初中时存够50元 , 从镇里坐车到徐州 , 又在徐州倒车 , 凌晨一点到达南京 。 那时 , 看到37层高的金陵大厦后 , 彼时十几岁的刘强东才第一次看到了比宿迁更大的城市 。
回到小山村后 , 他做了人生中第二个决定 , 将来一定要去北京上海看看 。 年少的刘强东深谙成年人的社会法则 , 他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 一定要考出去 。
1992年 , 刘强东以宿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 当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 副县长亲自送大红花进家 , 为了给他凑学费 , 很多村里的乡亲是两分钱、五分钱地凑 , 最多是给一块钱 , 共凑了500元钱和76个鸡蛋 。
张开了飞出大山翅膀的刘强东 , 在22年后回到老家 , 给大伙发钱 , 那时他说 , “乡亲们当年的恩情 , 我要用一辈子来还” 。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去罗马的路上 , 有的人身来在罗马 。
当东哥还在暗自欢喜终于半只脚踏进大城市时 , 潮州小子马化腾已经在深圳找到一席之地 , 彼时马云在杭州翻译界已然小有名气 。
不过 ,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字号开头的大学 , 985、211光环已经足够可以给他一个平台了 。 为此在自己成功后他给母校捐了7000万作为激励贫困学生——是的 , 刘强东从来不是一个吝啬的剑客 。
逐梦
少年风华正茂 , 最是意气风发之时 。 踏上求学之路的刘强东 , 坚决不向家里再要一分钱 。
大一的时候 , 刘强东白天当家教 , 晚上就躲厕所抄信封 , 室友在睡觉 , 他仍在熬夜赚钱 。
到了大二 , 刘强东迎来人生中第一次梦想破灭 。 他开始明白 , 念社会系并不能做官 , 也不好找工作 。
他看中了计算机的价值 , 自己早出晚归地自学电脑编程 。 后来刘强东给政府部门编的电力管理系统和给餐饮店编的餐饮管理系统为他赚了不少钱 。
大学时的刘强东 , 想赚钱 , 也会赚钱 。 对风波诡谲的商业江湖 , 刘强东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
在京东初期 , 刘强东力排众议坚持自建物流 , 短暂地撑起了京东半壁江山 , 亦是如此 。
大三的时候 , 刘强东就懂得抓住机遇 , 也是第二次体会到江湖义气 。 一家江苏企业来京寻找人才 , 刘强东一是电脑编程能力扎实 , 二又是江苏人 , 自然脱颖而出得到入职机会 。
到了大四 , 刘强东已经赚了一笔小钱 , 立刻投资餐厅 。
那时他还颇有一丝天真 , 认为“我对你好 , 你就对我好” , 也没有以后这么讲究“宿迁帮” , 对底下的“外人”都一视同仁 。 结果厨师知恩不图报 , 贪钱导致餐厅倒闭 。
“不要信外人”的想法第一次在他心里扎根 。 事实上 , 江湖本身就是有帮派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