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无盖@活成自己,东坡突围:人生如梦( 二 )


尽管苏东坡才华如此出众 , 他的仕宦之途却无比坎坷 。 一生处在贬谪与提拔的循环怪圈中 。
他考中进士以后 , 在朝做了两年官 , 便外放先后做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太守;在湖州时 , “乌台诗案”发生 , 苏轼被贬黄州;随后 , 司马光上台 , 苏轼被大力提拔 , 做了四年京官 , 又因为坚持己见外放到杭州、颍州、扬州、定州;五十九岁被贬到荒无人烟的海南岛 。
那帮朝臣始终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他们总以为用贬谪和流放就能让苏轼难过 , 何尝想过他们也不过是贪食腐肉的鹓鶵罢了 。
苏轼在黄州 , 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 , 依然在积水空明的庭下漫步;是的 , 也许他愤懑 , 但他展现给身边的人的永远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还写下了“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的放旷诗句 , 据说 , 当时的朝臣因为这两句诗以为苏轼真的乘船逃跑 , 赶紧跑到黄州视察 , 却只见东坡酣然睡觉 , 鼻息如雷 。
从海南被赦免回家的路上 , 他竟说到“九死南荒吾不恨 , 兹游奇绝冠平生” , 那一切的缺衣少食的艰难日子也不足以让他怨恨 , 他只是将其当做一场奇特的游玩经历罢了!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啊!读到此处 , 我竟潸然泪下 。
如果你以为苏东坡仅仅是在贬谪途中玩赏风月喝酒赋诗 , 那便错了 。
东坡在朝时是“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民的” , 贬谪时期虽不算是退隐江湖 , 却也的确无甚要紧公事 , 但他依然在“忧其君” , 为百姓殚精竭虑 , 颇有政绩 。 修苏堤 , 建黄楼 , 灭虫灾 , 接水管……凡他所到之处 , 百姓无不被受其泽的 。
林语堂先生说:“我简直不由得说苏轼是火命 , 因为他一生不是治水 , 就是救旱 , 不管身在何处 , 不是忧愁全城镇的用水 , 就是担心运河和水晶的开凿 。 ”他感叹吴中田妇“不如却作河伯妇” , 是对王安石的讽刺 , 更是对民众最深切的同情 。
苏东坡是放旷的文人 , 但他无法“不羁” , 他是传统的典型的士大夫 , 黎民百姓的苦难始终是他心头的隐痛 。
杯无盖@活成自己,东坡突围:人生如梦
文章图片
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这首《定风波》很为我们所熟知了: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途中遇雨 , “余独不觉” , 唯这一个“独”字便见得他的崇高 。 风雨途中 , 不去咒天骂地的实在太少 , 更何况是吹着哨子徐徐前进 , 去享受风雨洗礼了 。
竹杖芒鞋 , 谁怕?谁也怕吧 , 唯有你苏东坡 , 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 待到云散月明、天容海色澄清之时 , 只觉得如梦一场 , 波澜不惊 , 九死不恨 , 云淡风轻 。
是因为看不清这世界的丑陋 , 人心的险恶吗?不 , 东坡是睿智的哲人 , 否则不会懂得“人生到处应何似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雪上偶然留指爪 , 鸿飞那哪复计东西”;否则不会懂得“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否则不会懂得“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
他是早已看透了人生的 , 又怎会看不清身边几个卑鄙小人?但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 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 ”“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 他遇见了背叛他的章惇 , 诬陷他的李定 , 流放他的皇帝 , 但他依然相信爱 , 相信善良 。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看透生活的本质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关于苏东坡 , 想要说的实在太多 。 他是永恒的 , 尽管肉身已腐烂千年 , 却永远活在你心中 , 我心中 , 所有人的心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