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磨刀石的“蓝军旅”6:1的战绩怎样得来的?
6:1 , “蓝军”胜“红军”败 , 一个注定载入我军军史的战报 。“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系列演习 , 组建仅3年的“蓝军”旅先后鏖战全军7支劲旅 , 打破我军对抗演习红胜蓝败的定势 , 掀起了全军大抓实战化练兵热潮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81集团军某旅组织装备建设现场会 。韩一民 摄
这支初露锋芒的“蓝军”劲旅 , 从诞生时就担负着不同凡响的使命——充当全军陆军部队的“磨刀石” 。
他们从渤海之滨移防千里之外的塞北大漠 , 在古战场重建硬盘、白手起家 , 开展极限训练和战法创新 , 一起步就瞄准实战发力 。
面对建旅之初 , 模拟“蓝军”建设在我军尚处于一片空白的窘况 , 时任作训参谋的徐武韬说:“看得最多的是外军训练书籍 , 跑得最勤的是训练场 , 研得最深的是战法……知己知彼 , 百战百胜 , 我们从未停止上下求索 。”全旅官兵集智攻关 , 探索形成“技术基础训‘红军’、战术运用训‘蓝军’”的方法路子 。
胜我才能过关 , 赢我才能打仗 。“蓝军”旅领导这样告诫官兵:“红”要过硬 , “蓝”必凶狠 。这“凶狠”二字背后 , 包含着“蓝军”旅官兵多少心血!
一次演习中 , 侦察营副连长佘永林带领侦察小组深入敌后 , 饿了就吃压缩饼干 , 每天昼伏夜行 。由于行动隐蔽 , 红方的坦克数次从佘永林的潜伏壕上碾过都未发觉 。据佘永林事后回忆 , 红方坦克履带距他的头最近时只有20公分 , 他带领小组成员在超生理极限下连续潜伏108个小时 , 用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确保了作战决心的实现 。
点滴促养成 , 从严助备战 。4月初 , 该旅三连连长郁章龙查铺查哨 , 几个细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每名官兵的床边都摆着作战靴 , 起身穿脱十分方便;衣柜上整齐放置着钢盔和携行具 , 方便随时整装披挂;每个床头柜里只放置背囊 , 紧急集合时拎起就可出门……采访时 , 郁章龙自豪地说:“如今 , 我们完成出动的速度比大纲要求快得多 。”
瞄准胜战要求 , 夯实训练基础 。他们科学组训把好“质量关” , 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 , 扎实推进按纲施训 。结合使命任务 , 厘清全旅人员职责和能力标准 , 逐人制发《军事训练明白卡》 , 扭住训练计划拟制、训练课目落实、训练监察检查等关键环节 , 推开规范化、精细化训练 。
为了更充分地磨砺“红军” , 他们按照“我军骨子、对手样子、强敌影子”的标准加强全面建设 , 建立了“蓝军”研训中心 , 编写了“蓝军”训练与考核大纲 , 与军内外数十个研究部门建立了协作关系 , 力求为全军“假想敌”部队建设提供蓝本 , 为参演部队提供多面性对手、多样化态势、多变数行动 。
近年来 , “蓝军”旅圆满完成40余场实兵对抗演习 , 先后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备战标兵单位”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恶劣天气下组织实弹射击 。韩一民 摄
【:充当磨刀石的“蓝军旅”6:1的战绩怎样得来的?】(文字:杨健摄影:韩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