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清末官场的“前卫”改革:面子工程一蒙一瞎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蓝版)2011年第2期 , 原题为“面子工程一蒙一瞎:清末官场的‘前卫’改革”
粉墨登场是大清国官员们最为拿手的绝活 , 他们往往将自己作为舞台的主角 , 全力打造“高、大、全”的光辉形象 , 养成了浮夸、疲怠的工作作风 。
如大清国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 , 在东北有相当的建树 。 年仅22岁的大清国军队总参谋长(军咨大臣)载涛 , 从欧洲回国时 , 经过奉天 , “见马路、电灯、军警无不备具 , 街市焕然一新 , 乃宿公署 , 俨然欧式 , 益服世昌新政经画 , 非它省疆吏所及 。 还朝即力荐其值枢府焉” 。
文章图片
当然 , 也有愤青们对此不以为然 。 王照在《方家园杂咏纪事》中说 , 徐世昌到东北后 , 干的无非都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
王照的评价虽然有些偏颇 , 却也描摹出大清国改革的一幅画卷 。 时人有记载道:“易私塾门榜即为学堂 , 改亲兵衣饰即为巡警 , 建一二洋式衙署 , 用一二留学生 , 即为崇奉西法 。 ”轰轰烈烈的改革 , 被各级领导干部有效地当成了道具和工具 , 他们莫不在“马路、电灯、军警”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文章上大下功夫 , 搞得锣鼓喧天 , 色彩烂漫 。
文章图片
在政治体制改革刚刚启动时 , 清政府将改革的刀子对准官员队伍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 监察官员(御史)甚至具体选定了繁琐的官场礼仪作为下刀的对象 。 改革的成果似乎是显著的:以往扛着“肃静”、“回避”导牌、挎着腰刀的衙役们 , 换成了装束精神、扛着洋枪的警察 , 军乐则取代了敲锣 。 官员们在日理万机之暇 , 也还能心系群众 , 设立了“接待日”(即告期) 。 当然 , 接待日之外 , 恕不接待 , 违反此规定非要领导接待的 , 就是恶性上访 , 扰乱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 不仅接见群众要定日子 , 接见下属也同样要有“衙期” 。 至于告期、衙期之外 , 领导干部们都在忙些什么 , 那自然是大清国的国家机密 , 与平头百姓没啥关系 。
【[改革]清末官场的“前卫”改革:面子工程一蒙一瞎】在珍稀的告期、衙期到来之时 , 衙役们却忙于包装 , 以凸显领导干部的威严 , “于是百姓视州县为神圣 , 属官视长官如帝大” , 而升堂问案的实际时间就更少了 。 在国家机关持久的自我雄起的包装下 , 贵州苗人甚至将所有的官员一律尊称为“皇帝” , 而把北京城的皇帝称为“京中老皇帝” 。 没有史料表明 , 被称为“皇帝”的大小领导干部们是泰然受之还是惴惴不安 , 但遍布史籍的是 , 地方官的确如同小皇帝 , 恨不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也建个天安门、金銮殿 。
文章图片
追求“更大、更牛、更雷”的官场排场 , 其造成的危害是“疾苦无所周知 , 利弊无以上达” 。 御史吴钫指出 ,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 , 无非就是让国民担当起国家的重任 , 而这就必须“先使国民有爱国亲上之热诚” , 只有将那些陋习“革除尽净” , 才能使民情上达 , 改革才能有效 。
当时 , 早已经走向世界的大清国 , 对西方的情势并不是一无所知 。 几乎每一个出访西方的代表团 , 都会注意到在西方国家 , 总统与民众是平等的 。 大清国那些饱读诗书的使者 , 都会因此联想到书本中所描绘的 , 上古淳朴社会中天子“下车泣罪”、“止辇受言”的古老故事 。 戒除官气 , 不仅是监察官员们的呼声 , 也是那些掌握实权的改革派官员们的呼声 , 比如张之洞、刘坤一等 。 “古之言治者 , 曰亲民 , 曰忘势” , 其实 , 忘却自己的威势 , 正是亲民的基础 , 但要“忘势” , 仅仅依靠官员们的自觉显然是不够的 。
推荐阅读
- 「秋操」五位民国总统亮相清末阅兵式
- 改革■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历史是深化改革的镜鉴
- 普鲁士@追溯现代军事教育之源:普鲁士一统德国幕后的改革
- [中国]侵华日军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国通” 从清末开始渗透中国
- 林县■清朝官场上,曾有县令举报钦差大臣,结局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