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该如何看待?听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这七个问题的权威解读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采访人员倪浩】17日上午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 受疫情冲击 , 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 , 是1992年中国采用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 这个数据是否能为中国经济所承受?中国是否还应该为今年GDP增长设定目标?《环球时报》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进行了专访 。
以下是专访内容
环球时报:6.8%的降幅是否符合您之前的预期?这个数据能否被承受?
姚景源:从一季度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 , 我们已经感受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了 , 这种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 疫情传播之快 , 传播之广 , 特别是防控之难 , 都出乎意料 。 工业生产在2月份基本处于不同程度的停产状态 , 人流和物流受阻;投资、消费、出口也都是负增长 , 一季度经济下滑已在预期之中 。
【-6.8%该如何看待?听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这七个问题的权威解读】-6.8% , 这个数据是1992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 。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场疫情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另外 ,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场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事件考验之下 , 中国关于14亿人口的民生基本得到了保障 , 社会在有序运行 。 而且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一季度仍在增长 , 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 。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以来 , 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二位 。 虽然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下滑了6.8% , 但是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总量仍然有20万亿的规模 ,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 。 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事不是经济增速 , GDP高一点、低一点都不是大问题 。
环球时报:3月份主要的经济数据出现了明显回升 , 如何预计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的表现?
姚景源:是的 , 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季度三个月份的数据 , 要把3月份的数据跟前两个月进行动态分析和比较 , 来研判未来的发展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通过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 并及时推动社会复工复产 。 到3月底 , 90%的企业已经实现不同程度的复工复产 , 经济开始迅速恢复 。 3月份 , 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进出口的指标与前两个月相比都出现了大幅的回升 , 降幅在明显收窄 。
通过动态比较 , 可以预测二季度中国经济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恢复和发展 。
环球时报:国内外疫情并不同步 , 您觉得未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 , 更多的来自于国内还是国外?
姚景源:国外 。 国外疫情控制不住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 即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已完全融入到全球经济中 。
外部订单萎缩甚至取消和不履行 , 会为中国的外贸制造业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 直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 影响中国的就业问题 。 现在逆全球化问题很严峻 , 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外部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环球时报:所有的主要经济指标中 , 您最关注的是哪个数据?
姚景源:就业 。
二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 达到了有数据以来最高点 , 我们应该把就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 , 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是重点 。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大学毕业生今年迎来历史高位 , 全国达到874万 , 但企业的招工意愿在变弱 。 所以我们应该研究怎么让企业不裁员不减员 , 研究怎么让企业增加用工人数 。
环球时报:很多声音认为2020年中国不应该再设置GDP目标了 , 您怎么看?
姚景源:我倒是主张应该设定一个目标 , 对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定量的考核 。 根据这个目标 , 各方面做出规划、编制和部署 。 但是GDP目标设置一定要实事求是 , 根据中国经济的内在潜力 , 根据方方面面的客观情况来确定 。
中国过去以GDP为国民经济指标的核心 , 我觉得以后应该转到以民生指标为中心 , 应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