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境外返京人员来青隔离观察 市南区人民医院组建医疗团队
文章图片
在隔离点工作的四位医务人员 。
半岛采访人员 王爱科 通讯员 张欣欣
这是一个特殊的隔离点,116名入境返京人员,在青岛度过了难忘的14天 。4月10日,随着隔离期满,健康码变成绿色,他们留下感谢信离开 。作为隔离点组长,同时是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外科总护士长的汤晓南和其它三位医护队员长呼一口气 。她们是党员、是白衣天使更是医院的中层,当青岛被列为全国12个第一入境点之一,她们迅速组成“最强隔离点医疗团队”,承担起隔离点的所有医疗工作 。
抽调中坚力量紧急组成精英团队
4月10日,是入境返京人员隔离期满准备离开的日子,汤晓南她们在大厅逐个送上化验单和隔离证明 。隔离人员双手拱拳不断说着谢谢、深深鞠躬后离开 。
时间回到3月份,青岛被列为全国12个第一入境点之一 。市南区人民医院在整个抗疫期间不仅承担着院内发热门诊工作,还负责市南区集中隔离点医疗工作 。当境外返京人员分流青岛的医学观察隔离点成立,医院马上抽调中坚力量组成精英团队 。团队包括外科总护士长汤晓南、院感科主任孙贵枝、特需病房护士长周艳和天山小区门诊部副主任张凤茹 。
她们提前五天进行筹备工作,从人员登记到送餐流程、从日常消毒到垃圾转运、从对隔离人员日常监测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通过一次次实操演练确保每个方面每个人都能准确无误 。
3月27日,入境返京人员全部到来,116人来自6个不同的国家,最小年龄1岁半,最大年龄71岁 。
【「市南区」境外返京人员来青隔离观察 市南区人民医院组建医疗团队】挑战不断 隔离人员变身志愿者
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对集中隔离点是一次全新挑战 。
116个人,每天要对他们进行两次体温监测和其它症状问询 。为提高效率,汤晓南她们建立了微信群,运用小程序让大家每天自己填写体温和症状,对体温有异常或出现其它症状的再电话确认,同时定期进行体温抽查 。
隔离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外国人,他们不会说中文更没有中国号码 。如何及时了解他们的信息?在进行酒店入住登记时,汤晓南便留了个心眼,这些不会中文的外国人在登记时,旁边会有其他会英语或日语的隔离人员前来帮助,汤晓南便记下了这些帮助人员的房间号 。之后逐个给他们打电话,请求能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暂时担任翻译志愿者 。让汤晓南特别感动的是,他们都欣然答应 。
此外还有生活上的挑战 。“因为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行程的终点站并不是青岛,突然在这里被隔离心理上一定会有影响 。”汤晓南说,这也在此后陆续应验 。比如有人不会用中国的体温计,有人有基础病,还有不少人因上火紧张牙疼、肚子疼,甚至小朋友起湿疹……事无巨细,通过电话或微信群上 。14天中,四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
短暂14天让“仁爱青岛”扎根心里
14天,汤晓南、孙贵枝、周艳和张凤茹一直坚守在隔离点,从入住这个隔离点开始,她们就都没有了时间概念 。第一天晚上,四人登记梳理入住者信息通宵无眠,第二天症状排查寻找志愿者又没有休息 。
家人默默的支持,让前线的她们可以安心努力付出 。孙贵枝的母亲带状疱疹住院,为了不让她分心,老人一直瞒着;张凤茹的孩子年纪尚小,对象信心满满告诉她,有他呢,放心;周艳的两个孩子都托付给老人,老人不定时给她发微信照片,告诉她一切都好 。还有汤晓南,无法亲自照顾已经上高三的女儿,在没找到翻译志愿者前,临时请女儿当英语外援,手机打开免提放在听筒前和外国隔离人员沟通 。
14天短暂又漫长,境外返京人员因新冠病毒不得不在青岛停留,这期间焦虑、恐慌、担心、害怕,但在四位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全部安稳度过 。临行前,他们不断致谢、在房间里悄悄留下感谢信和小礼物、在出门之前深深鞠躬 。四位巾帼战士让“仁爱青岛”、“好客青岛”、“大爱青岛”留在大家心里 。
推荐阅读
- 18日6时至18时 天津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黑龙江省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系乌苏里斯克“中国大市场”华商 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个人防范
- 广东东莞2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者曾在广州高风险场所活动过
- 股票@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债券167亿美元 中国股票价值投资前景非常好
- 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债券167亿美元 中国股票价值投资前景非常好
- ##天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3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31个省区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4例 其中境外输入3例
- 绥芬河累计入境确诊371人:绥芬河境外输入确诊外省人员占七成
- 俄外交部:不排除美国在境外实验室开发危险病原体的可能
- 【】福建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