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调查:唱响新时代齐鲁文明实践主旋律( 二 )


乡村小喇叭喊出了疫情防控“最强音” 。山东省宁阳县利用农村广场、房屋、小广播、壁报栏等资源,着力打造“十小文明阵地”,在疫情防控中,筑就坚强的思想堡垒 。
小喇叭,曾经是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宁阳县的小喇叭宣传队身先士卒,成为名副其实的防疫尖兵 。“小喇叭宣传队”灵活机动,深入大街小巷,把相关讯息、知识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耳边,打通了思想防疫的“最后一公里” 。东疏镇将“小喇叭之音”制作成抖音短视频,总点击量过百万 。文庙街道自发组成10余辆私家车小喇叭防疫宣传车队,统一配备横幅标识和音响喇叭,循环播放宣传,成为引导群防群治的有力武器 。
精彩纷呈,文明行动你方唱罢我登场
两年多来,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如春芽破土,精彩纷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山东各级文明实践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 。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乡村振兴的源泉底蕴 。抗击疫情期间,烟台市龙泉镇任格庄村村民曲世卒主动拿出家中建材,搭建防疫板房 。其他村民纷纷加入,一天就搭建完成,解除了执勤人员风寒之苦 。这是龙泉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出的硕果 。
2018年以来,烟台市按照山东省政府和省文明办统一部署,在全市实施“思想强农”工程,着力培育良好乡风、淳朴民风、优良家风,拓展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 。全国文明先进单位龙泉镇率先响应,组织“思想强农与乡村振兴”“党史教育”等专题教育和特色豆腐、手工编织、果树嫁接等传习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全镇不到两万人中,就有2546名志愿者报名参与防疫 。随着疫情的缓解,全镇上下又不失时机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之中,出现了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双稳定的可喜场景 。
山东省派曹县庄寨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转变工作作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学政策促帮服”活动,编纂《乡村振兴服务队知识速查手册》,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畅通与农民群众的沟通渠道 。制定帮服村《乡村振兴计划》,让基层乡村振兴有章可循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服务队起草了《给帮服村村两委和党员同志的一封信》,创作了快板书《战肺炎》和“三字经”《战疫情》,加强普及宣传,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复工复产上来 。服务队在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及时将上级声音传递到村民中间;协调、募集到消杀液体、喷壶等防护用品,及时送至镇上;购买部分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发放给需要人群 。服务队协调曹县供电公司现场办公,解决帮服村用电方面的困难 。服务队会同曹县农商银行,研究金融助力农业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 。对帮服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 。目前,全镇复工复产率达90%以上,服务队帮服项目全面启动 。
山东省寿光市坚持文明实践“五带头”,全力保护菜篮子 。一是带头宣传 。利用微信等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和政策措施解读,组织创作音乐、诗歌、书法、绘画等文艺作品,稳定菜农的信心 。二是带头维护公共秩序 。志愿者亮身份、强阵地,带头值守,保障了“菜路畅通” 。三是带头治理环境,帮助村庄防疫消杀 。四是带头帮扶生产生活 。启动专项技术指导,开发“棚管家”小程序,开设技术微课堂,录播专题节目,开通蔬菜生产热线,解答菜农问题 。五是带头提供专业技能服务 。志愿服务队深入蔬菜集中种植区、蔬菜加工基地,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检 。
山东费县费城街道新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文明实践站站长陈建兵将文明实践融入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受到群众欢迎 。一是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积极组织春耕生产 。引导村民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加强春季葡萄田间管理 。村“两委”研究决定实施新建葡萄大棚引水工程,为了节约资金,村“两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员到临沂市自购了水管、阀门、焊接机等材料工具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3天就把输水管道铺设好,保障了葡萄大棚片区及时浇水,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二是扩大规模、改进品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葡萄种植在新刘庄村有18年历史,种植面积600余亩,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和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葡萄品种少,品质不高,销售收入受到影响 。村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改进种植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上做文章,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建设14个葡萄大棚,购买2万元的新品种,引导果农更换新品种,改进管理技术,今年葡萄销售收入有望大幅度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