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再谈取消公积金:三个措施保证老百姓完全不会吃亏( 五 )


事实上 , 年金与公积金的筹资思路是一样的 。 以美国401K年金计划为例 , 其核心内容是:雇主为雇员建立个人退休账户 , 雇员根据收入的一定比例(3%~10%)进行缴费 , 雇主也按一定比例匹配缴费(一般为3%) , 每年缴费总金额上有封顶(最高4.9万美元) 。 账户资金一般情况下要到59.5岁后才能提取 。 雇主为雇员缴的年金额在雇员工资的6%以内可以进行税前列支;雇员缴费在上限以内的部分可以免个人所得税 , 待到退休领取时再缴税 , 即递延纳税 , 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免利得税 。
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基于企业缴费税前列支、个人缴费税收递延、投资收益免税的杠杆机制 , 激励雇主很认真、很努力地把本来可能要交税的转化为为高管、为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 , 雇员也会很认真参与 。
如果我们取消公积金的概念 , 将现行公积金政策与年金政策合并在一起 , 不仅不会减少职工利益 , 还会鼓励企业和职工把年金逐步积累起来 , 就可以有效提升职工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 。

05

公积金转为企业年金有利于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 , 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是建立高质量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年金出现后 , 既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资本的注入 , 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
为什么美国黑石基金可以有几万亿美元的基金规模 , KKR可以有500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 , 就是因为他们的基金规模里有60%来自于各种养老金 。
目前 , 美国股市总市值中有63%左右由机构投资者持有 , 其中各类共同基金占了三分之一 。 而这些共同基金的一大来源就是各种退休金 。 其中401K计划扮演着重要角色 。
而401K计划形成的资产的投资绝大多数不是由企业自己来操作 , 政府也不帮企业归集操作 , 而是通过招投标交给私募基金 , 由最优质的大型私募基金帮助运作 。
正是在此类养老基金的参与下(占美国股市市值规模30万亿美元的30%) , 加上美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等的长期投资(占了股票市场的40%) , 美国的资本市场才形成了以长期资本为主、机构投资为主 , 散户投资、短期基金投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
结合中国国情 , 在取消公积金制度的同时 , 将14.6万亿元的公积金直接转化成企业年金 , 并同时疏通投资资本市场的机制和通道 , 这将为资本市场提供一个庞大的长期资本来源 。
同时 , 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 健全推广企业年金 。 可将原来缴存公积金时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沿用到企业年金上 , 要求企业缴存6% , 个人按自愿缴存(但最高也不超6%);企业和个人缴费都享受所得税税前抵扣政策;各个企业的年金可以按自愿原则集合成规模更大的投资基金 , 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 , 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投资股票的比例放宽至50%甚至2/3 。 这样就可以为资本市场引入源源不断的长期资本 。
有了这类资金的加入 , 资本市场就活跃起来了 , 大型的基金机构投资者也被发动起来 , 资本市场能够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了 。
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只有60万亿元 , 如果中国年金制度和其他的保险基金可形成20万亿元长期资本投入 , 市场规模变大 , 同时长期资本比例变高 , 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变好 , 这对中国老百姓在股市上的投资也是有好处的 。
通过上述分析 , 我们不难看到 , 单纯讨论公积金取消或不取消是没有意义的 , 而是要考虑如何通过改革实现一个既支持企业降低运行成本 , 又使得职工有更好福利回报、更加健康完善的社会公共福利系统 , 以及一个规模和深度更宏大、更高质量的长期资本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