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会毒打的“余欢水”,人人都是( 三 )



巨大的经济支出 , 让他的神经不敢有半份松懈 , 然而疲倦的灵魂 , 却在告诉他早已失去了翻盘的希望 。 压垮余欢水最后一道内心防线的 , 是一份罹患癌症的诊断证明 。
在死亡面前 , 仿佛自己生前所在乎的一切 , 都开始变得轻飘飘 。
人生跌落到冰点 , 余欢水的生活触底反弹 , 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 , 从屌丝直接逆袭成为公司经理、城市红人 。
我们都知道 , 故事都是编的 , 只有那些“丧”才是真的 。
互联网社会的到来 , 不仅让许多人的中年危机大幅提前 , 就连化解危机的希望也正在变得渺茫 。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 , 201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6.1岁 , 这比1960年的43.35岁足足延长了30多年 。
年龄长了 , 事儿也多了 。
中年人最常见的四座大山:房贷、车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 。

被社会毒打的“余欢水”,人人都是
文章图片

车贷需要五年内付清 , 房贷需要三十年内还清 。 养育孩子成人 , 从呱呱坠地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走上社会 , 如果遇上史上最难就业季 , 孩子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也不是没有可能 。 随着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 赡养老人需要付出的精力也就更多了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 一对中年夫妻赡养四个老人也很正常 , 而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 , 中年人面对选择和压力变得更加复杂严峻 。
在互联网时代 , 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的声浪所淹没 , 经验主义被实用主义的教条所掀翻 。 中年人不仅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 被淘汰和取代的危机也逐渐显现 。
在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下 , 中年不一定中产 , 中产也不一定中年 。
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 , 年龄45岁至59岁的人被视为中年人 。 但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下 , 当一个人超过35岁 , 甚至30岁 , 都会被社会广泛地认定为进入了中年期 。
许多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 , 倾向于使用新员工替代老员工 , 因为老员工有着更迫切的涨薪期望 , 而年轻人的活跃思维更能适应当下的社会节奏 。
信息时代让“文化反哺”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 很多时代的新潮流 , 新玩法和新理念 , 年轻人的接受度高、适应能力快 , 他们还要会有去教中老年人新的东西 。 同时 , 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 , 让可替代性强的职业逐渐被淘汰 , 如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便利店等等 。
网络化社会呈现出极强的扁平化特征 , 消解权威、去中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传统的主流精英文化对年轻群体的互联网文化不再具有压倒性优势 , 主流文化甚至要主动向年轻的流行文化靠拢 , 这样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市场和认同 。
对这场属于中年人的战争来说 , 适应者生存 , 不适者淘汰 。

虽然残酷 , 但这就是人生 。
被社会毒打的“余欢水”,人人都是
文章图片

我是余欢水

当下的疫情就像是一把利剑 , 刺破了现代社会的欲望与泡沫 。

当初大肆鼓吹的报复性消费 , 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 经济产业停摆 , 每个人手上的钱都少了 , 拿什么来消费?
商家报复性涨价 , 人们报复性存钱 , 倒会是真的 。
在这个反潮流的特殊时期 , 应酬少了 , 加班少了 , 工资少了 , 就连欲望都变少了 。 整个社会被迫朝着一个反消费主义的理性方向奔去 , 我们不再透支信用卡 , 也不再透支健康 , 但这样的生活却让很多人深感不适应 。
就算文艺青年总在不断怀念逝去的年代 , 但在不知不觉间 , 我们都成了这个新新时代的共建者、参与者和享受者 , 没有谁可以轻易抽身离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