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二 )


本文插图

濡须地区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及军事价值 , 则更为明显和突出 。 据《无为州志》载 , 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镇是合肥 , 东吴在江淮地区的军区防御重地是濡须 。 曹魏占领濡须之后 , 可以将东吴的政治经济中心建业府纳入进攻范围 , 进而拓展至东吴全境 。 同样 , 东吴占据濡须则可以北击曹魏的军事重镇合肥 , 从而进兵曹魏全境 。 纵观整个汉末三国时期 , 东吴始终无法克定合肥 , 而曹魏也始终无法得手濡须 , 均说明两国的防御严密程度 。

#合肥#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本文插图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 , 以濡须水为防御中心 , 依托濡须山修建了濡须坞 , 又名东关 , 屯守重兵防止曹军南下 。 曹操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 , 也在七宝山一带修建了军营及水师营寨 , 又名西关 。 两关对应 , 使得魏、吴两军从最初的激战演变为相互对峙 。 至吴建兴元年(公元252年) , 诸葛恪更是在此地大兴土木 , 在濡须坞的基础上扩建了防御规模 , 于濡须口一侧修筑了东兴堤 , 并在大堤两边修筑了永久性的防御城池 。 以上史料中的记载 , 都彰显了濡须地区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及军事价值 。
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一个地方 , 就是濡须口 。 在诸多史料当中 , 对濡须口的记载出现了两处 , 一处为濡须水中游的濡须口 , 即在部分史料中所称的“古濡须口” , 是魏、吴第一次濡须之战时 , 曹军与吴军激战的濡须口 。 在这一次濡须口之战中 , 东吴名将董袭在此地迎战曹军 , 夜里又恰好赶上的风暴袭击 , 董袭未能听从部将劝谏撤离 , 最终船毁人亡 。 这一处濡须口的所在地 , 隶属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管辖 。

#合肥#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本文插图

第二处濡须口 , 是濡须水汇入长江的入水口 。 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 魏、吴双方进行第三次濡须大战时 , 东吴名将朱桓与曹魏名将曹仁激战的濡须口 。 此处濡须口的所在地 , 隶属于如今的安徽省芜湖市代管的无为市管辖 。 总体而言 , 汉末三国时期魏、吴两大集团展开的数次濡须之战 , 就以濡须水为中心 , 包含濡须口、濡须坞、东兴堤等军事据点在内的所有战役的总称 。
参考书籍:《三国志》、《舆地纪胜》、《无为州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