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我要反三俗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文章图片
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 都希望朝政明清消除腐败 , 做个名垂千古的皇帝 。 这三人 , 用了三种不同的思路实践理想 。
汉宣帝励精图治 , 加薪促廉;王莽王道乐土 , 道德反腐;朱元璋铁腕治吏 , 空前绝后 。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 , 汉宣帝的做法 , 近似于通过赋予官员职业保障 , 解决“不必为”的问题;
王莽的做法 , 相当于加强道德教育 , 解决“不愿为”的问题;
朱元璋的做法 , 则是以严厉惩治 , 解决“不敢为”的问题 。
汉宣帝“加薪促廉”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文章图片
图|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的孙子 。
刘询命途多舛 , 尚在襁褓中时就流落民间 , 直到十七岁时被霍光等迎立为帝 。
由于刘询从小在民间长大 , 非常了解民间疾苦 , 对腐败这颗毒瘤深恶痛绝 , 也深切感受到百姓对政治清明的期盼 , 所以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 , 特别是大力整饬吏治 , 史称“吏称其职 , 民安其业” 。
那么 , 汉宣帝是如何治吏的呢?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出人意料 , 汉宣帝治吏的一个重要手段 , 是给基层官吏“加薪” 。
神爵三年 , 汉宣帝颁布了一个诏令: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
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 , 欲无侵渔百姓 , 难矣!
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 ”
原本西汉官员的俸禄 , 从中央政府到基层 , 官职一共分为20多级 , 职位越低 , 俸禄也就越薄 。 汉宣帝从小在民间长大 , 在他成长过程中 , 没少见到百姓受基层官吏盘剥勒索的情景 。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文章图片
所以 , 汉宣帝认为 , 这些和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小官小吏 , 拿着微薄薪水 , 承担着大量繁重的日常事务 , 光靠道德说教、严刑重法 , 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 “难矣”!
古语说 , 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
要让这些基层官吏安于职守 , 廉洁奉公 , 除了严厉惩治腐败外 , 还必须给予他们宽裕的生活保障 , 使他们不必挖空心思从百姓身上捞油水、找回报 。
汉宣帝本着为民着想的初心 , 最后落在了给基层官吏“涨工资”上 , 看似背道而驰 , 却深刻体现了汉宣帝冷静的现实主义态度 。 特别是将加薪对象限定在基层官员上 , 说明汉宣帝对这项政策是有过冷静的思考与深入的调研的 。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 , 加薪也并不一定促廉 。
仅有高薪而没有其他监督制约措施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拿着高薪的官员们还能牢记国家推行高薪的初衷吗?
王莽“道德反腐”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文章图片
图|王莽新朝开国皇帝
王莽在历史上一直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 , 不过 , 如今也有人认为 , 王莽的治国政策 , 恰恰最符合儒家“王道乐土”的理念 。
而王莽的失败 , 也恰恰说明了儒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王莽当上皇帝后 , 短短几年时间 , 就使西汉承平之业变得千疮百孔 , 百姓颠沛流离 。 面对混乱局面 , 王莽以国家尚未安定为由 , 下令
“上自公侯 , 下至小吏 , 皆不得俸禄” , 就是说 , 停发了所有官员的工资 。
王莽的构想是美好 , 但是过于理想化:
古时候 , 如果遇到年岁丰收就增加俸禄 , 如果遇到歉收时就减少俸禄 。 如今不妨也制定一个标准 , 依据时节好坏 , 核发官员俸禄 。
孟话历史:三种迥异的反腐大计!,汉宣帝、王莽、朱元璋三位皇帝
文章图片
图|新朝钱币一刀平五千 , 又称“金错刀”
可惜的是 ,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统计手段下 , 根本就不可能制定出这么一个计算丰歉多少的标准 , 结果是 , 各级官员最终还是领不到工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