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用英文写《桃花源记》?协和医学院八年学制75分及格,“神人”不少
承担重症救治的协和人严冬凛冽 , 风雪呼啸 , 2020年的冬天真是狰狞、难熬!在全中国人民抗疫最严峻时期 , 我曾被这样一对数字震惊了:3月5日 , 国家卫健委下达通知,紧急组建121人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 短短3个小时内,一共有在职职工4000多人的北京协和医院 , 有3306名医护人员自愿报了名!
作者 韩小蕙
文章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北京协和医院#用英文写《桃花源记》?协和医学院八年学制75分及格,“神人”不少】作为一个在协和大院长大的子弟 , 对那以后发生的所有事情 , 我都不再惊讶而更认为顺理成章:
协和人冲上武汉第一线 。
独立承担起重症病房的救治任务 。
顶尖专家挂帅重症病区 。
ICU拔管成功率最高 。
把一位位病人从死神手上抢救回来 。
建立起具有标杆意义的“协和方案” 。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 4位中青年医生代表用纯熟的英文向中外采访人员详细介绍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的方法、经验……
协和 , 到底是协和 。 当代协和人依然是中国医学界翘楚 。 因为他们的到来 , 不但病人们心里踏实了 , 就连整个儿荆楚大地都安稳了不少 , 江城更有了战胜疫魔的信心 。
协和 , 百年不倒的协和 , 令人高山仰止的协和 , 她的高度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原因有很多 ,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病人至上”的崇高医德 , 二是严格到苛求的八年精英教育 。
医生像妈妈的服务艺术自打学前就入住协和大院 , 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 。 我犹十分清晰地记得 , 上世纪六十年代去协和看病 , 那时还有好些诊室在地窨子里 。 当时我们小孩子一点儿都不害怕 , 因为在我们的小心眼儿里都相信“医生像妈妈”这句话 , 真的 , 这句话不虚 , 她们(还有他们)都是和蔼可亲的 , 笑眯眯 , 不板脸 , 可见协和的医者仁心 。
大神级医师吴阶平大夫曾说过:“我认为做一个好医生要不断从三方面努力 。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有高尚的医德;二是有精湛的医术 , 能解除病者的疾苦;三是有服务的艺术 , 取得患者的信任 。 关于第三点一般人并不很重视 , 不认为其中大有学问 。 我感到有经验医生的突出之处就在这第三点上 。 ”
这三点 , 从吴阶平、林巧稚所代表的医生教授们 , 到聂毓禅、王琇瑛为代表的护士们 , 在1966年以前 , 基本都做到了 。 在今天 , 也还是要求得很严 , 这首先是百年协和能够百年不倒的不二法门 。
林巧稚放弃考试去救护晕倒的考生 , 最后被协和医学院录取的故事广为流传 , 此处不赘述;她还有几个不太被人知道的“习惯”:她看门诊时 , 总要看完当天挂号的所有病人才下班 。 如果她看到哪个病人表情痛苦 , 还会丢下手里的事去直接询问 。 有时护士提醒她说 , 待诊室里来了“特殊病人” , 林大夫总是严肃地回答:“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著名外科学家、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曾宪九教授 , 也有让后辈终身铭记的一件事:协和医院原外科钟守先主任回忆说:“有一次 , 我们正在查房 , 一位护士跑过来说 , 隔壁病房有一病人突然不行了 。 曾主任带着我们迅速赶过去 , 这时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 , 曾主任一个箭步冲上前 , 毫不犹豫地为病人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 这一动作激励了周围所有的人 , 大家争相上前交替参加抢救 , 最终使病人脱离危险 。 ”
类似这样的事 , 在老协和 , 在协和老教授们身上 , 多多矣!面对这样崇高的“协和精神” , 谁能不为之动容!“老协和传统”能薪火相传到今天 , 靠的就是百年来有奉献精神的“协和人” 。
八年学制75分及格协和医学院坚持实行精英教育 , 学制长达8年 , 即:三年医学预科再加五年临床教学及研究 。 先要在燕京、清华、北大、南开等最好的大学读3年预科 , 然后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转到医学院本部继续攻读 。 协和医学院每年一共就招几十名学生(至今如此 , 即使别的医学院扩招到数千人 , 协和医学院还是每年只招90人) , 可说是尖子中的尖子 , 学霸里的学霸 。 当年的考题之难 , 简直是今天各大学名校都不敢想象的 。 比如1949年的英语考试 , 其中的一道大题 , 是要求用英文写出《桃花源记》 , 既考了古文底子 , 你首先得会背原文啊 , 又考了快速译成英文的能力 。 天哪 , 这中文、英文都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啊!
推荐阅读
- 相恋一甲子,还有什么比一起健康走出医院更幸福?
- 『李洪盛』相恋一甲子,还有什么比一起健康走出医院更幸福?
- #互联网#即墨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室”“智慧药房”正式开诊
- [14]潍坊14家医院面向社会提供核酸检测 需提前预约
- “北京健康宝”一码通行 京津冀实行健康状态互认
- ▲重磅!北京发布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通告
- 重磅!北京发布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通告
- 开向■具惠善公开向安宰贤道歉 这是什么迷惑操作?
- 『关注』北京大兴一老人落水河中漂流,消防员飞奔两公里跳河救人
- 「武汉生活」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