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高大上,我就是帮了帮身边的人!”这些平凡的武汉人,也是英雄( 三 )


此前的两个月 , 万娟主动请缨 , 成为社区24小时人工“客服团”团长 , 为1000多户居民团购蔬菜粮油 , 多方联系供应商让居民能买到实惠的汉味菜品 。
她几乎24小时在线 , 让团购群成为了战时“微邻里” , 疏通管道、家电维修、理发、应急事务等等都能在这里解决 。 “遇到居民问问题 , 我们一般都是秒回 。 特殊时期 , 大家的情绪不同往常 , 不能拖延 。 ”
万娟说:“我从小生长在户部巷 , 习惯了这里的热闹 , 我只是想和社区一起努力 , 让户部巷早日恢复往常情景。 ”
采访人员手记:“团购”团出一片暖心
采访时 , 万娟告诉采访人员 , 疫情期间 , 她每天早晨五六点钟睁开眼睛就拿起手机查找是否有头天晚上看漏的信息 , 白天也是不停歇地在几个团购群之间切换 , 回答居民的各种问题 , 得空了还要联系、对比、确定供货商 , 往往到了晚上12点看到群里都安静了才敢放心睡着 , 一天下来通常她和家里人一两句话都说不上 。
她是土生土长的户部巷人 , 她说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急切地想要看到户部巷的热闹场面 。
线上“客服团”意味着这是幕后工作 , 万娟本可以一直宅在家里完成所有的工作 , 但是为了方便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接 , 人手紧张时还可以搭把手 , 她和同伴们曾尝试和社区群干一起现场办公 。
采访人员采访时 , 万娟透露 , 很多许久没有联系的小学同学、叔叔阿姨知道了她的志愿工作 , 都伸出援手 , 提供各种帮助 。 万娟感慨 , “街坊邻居的放心、安心、开心 , 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 我想这也是我为两个孩子树立的榜样” 。
王昌:
运送物资2万公里的“城市摆渡人”
“没那么高大上,我就是帮了帮身边的人!”这些平凡的武汉人,也是英雄
文章图片

1月23日 , 武汉暂时关闭出城通道 , 市内公交、地铁、轮渡全部暂停运营 。 一群民间志愿者司机挺身而出 , 穿梭于医院之间 , 充当起城市“摆渡人” 。
37岁的王昌就是其中之一 , 70多天路上奔忙 , 横跨武汉三镇 , 行程近2万公里 。
他是自由职业者 , 家住江夏 。 看着在医院做清洁的母亲仍坚持上班 , 在中建三局工作的父亲为支援火神山医院的集装箱任务跑上跑下 , 王昌坐不住了 , “我爸妈都在坚持工作 , 我也总得做点什么吧” 。
从朋友那里 , 王昌了解到公交系统停摆后 , 很多医护人员不得不骑自行车或步行几个小时去上班 , 对私家车志愿者有迫切需求 。 经朋友引荐 , 王昌加入了一个私家车志愿者车队微信群 , 群里志愿者争先恐后“抢单” 。
大年初二凌晨2点 , 王昌抢到了第一单任务:和伙伴们从汉口接货点运送一批防护服到各大医院 。
因为家住远城区 , 抢到任务后 , 王昌马不停蹄赶往汉口 , 守到早上6时送物资的车辆抵达 , 他和其他志愿者卸货 , 再分装至各自车上运往医院 , “我就觉得 , 能够尽到一点力 , 帮助缓解医院的燃眉之急 , 挺满足的 ” 。
自此 , 王昌开始了忙碌的志愿工作 , 每天七八时从家里驱车出发 , 帮助接送医护人员或者运输物资 , 最晚忙到凌晨3时许才回到家 。
他清楚地记得 , 大年初三 , 自己接送过一位护士到光谷的一家社区医院 。 等护士下车离开后 , 他收到了护士的一条短信 。 短信写着:“谢谢你师傅 , 我给你留了油钱 , 就在我刚才坐的座椅夹缝里 。 ”
王昌说 , 做志愿工作并不图钱 , 但看到这条短信感觉特别感动 , “还有医护送我们志愿者口罩 , 让我们保护好自己 。 我们在帮助医护的同时 , 他们也在帮助我们” 。
采访人员手记:平凡人让志愿精神闪光
“我觉得志愿者精神也是武汉精神的一种体现吧 。 大家每人多出一点力 , 每天做得好一点 , 疫情就能早一天结束 。 我们也都可以早点正常生活 , 出去工作、赚钱 。 ”王昌在谈到做私家车志愿者的初衷时 , 如此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