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崇祯皇帝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 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阉党 , 还大明清明 。 他先是把魏忠贤贬到凤阳守陵 , 后又派人捉拿查办 , 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 , 便自缢而亡 。
随后 , 崇祯帝将其暴尸 , 并一举将魏忠贤的党羽彻底清除了 。 崇祯皇帝接下来就是勤于国事了 , 在位十七年 , 生活节俭 , 勤政补拙 , 每日处理奏章都到深夜 , 可以说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 而且还曾六下“罪己诏” , 愿意把这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由一人承担 , 在诏书之中 , 歉疚深重 , 感人肺腑 , 足见他一生愿望就是天下能够安生 , 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
然而就这样一个堪比工作狂人的明德君主 , 为朱家大明江山操碎了心 , 可还是没能阻止大明的覆灭 , 这又是为何呢?我们来看一看原因在哪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魏忠贤倒台 , 明朝势力渐微
首先 , 就是这大太监魏忠贤倒台 , 加速了明王朝灭亡 。
如果阉党不灭 , 多尔衮恐不敢南下入侵 , 明朝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 , 魏忠贤一生穷尽其力缆政掌权 , 逐渐将利欲之手从后宫伸到朝堂之上 , 那时的明熹宗朱由校无心朝政 , 一心只为自己喜好的木艺 , 魏忠贤也是投其所好赢得明熹宗的喜爱 , 逐步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圈 , 短短七年时间 , 朝堂之上被魏忠贤威逼利诱站在他一边的也就七七八八 , 那时的魏忠贤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 一手遮天 , 在内是大太监 , 在外就是人称的九千岁 , 比起万岁也就差了那么一点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连皇室宗亲都不放在眼里 。
就是这样一个利益熏心的大太监却意外的将大明朝的多股势力扭在了一起 , 空前的团结一致 , 也让大明在最后有了一点血色 , 所以那会的明朝还气数未尽 , 北方的多尔衮也由此忌惮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在明熹宗病重之时 , 朝廷之上魏忠贤一人便可要风得风 , 要雨得雨 , 风光无限 。 据史料记载 , 那时的魏忠贤仅仅只是一个官位只有正四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 然而却可以呼风唤雨 , 连朝中一品大员也要受其支使 。
另外 , 守备大将正三品官员找到魏忠贤求职也要低三下四 , 托人找关系送财宝给魏忠贤才能谋的仕途顺利 , 朝中要职基本上都是魏忠贤一手按插进去的人 , 宫中更是布满眼线 , 明熹宗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他的手里 , 可见魏忠贤当时是何等受宠信 , 何等的春风得意 。
当魏忠贤垮台 , 也是墙倒众人推 , 许多人巴不得魏忠贤早点死 , 这样被他攥在手里的把柄也就烟消云散了 。 崇祯皇帝制服住魏忠贤也是狠下一番功夫 , 暗地里早就安排上自己的人手势力 , 就等魏忠贤落网了 。
可崇祯帝没想到的是 , 魏忠贤一倒下 , 大明朝反而更脆弱了 , 树倒猢狲散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 后来大明也就像一盘散沙 , 各方势力各自为政各怀鬼胎 , 崇祯帝也就没了什么号召力 , 就算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 , 号召大臣捐钱出力 , 也没什么效果 。 多尔衮也是在发现这点之后 , 坐等明朝的衰败正好准备大举南侵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连连天灾 , 战乱不断
再者 , 当时的明朝正值天灾不断 , 又遇人祸战乱 , 百姓不得生息 , 整的也是民生疾苦 , 民不聊 。 而根据明史记载 , 这天灾就是当时的明末大瘟疫 , 波及范围之广 , 损伤之大也是历史之最 。
那时的明朝正赶上一个少雨季的时代 , 连连干旱 , 导致许多地方颗粒无收 , 难民无数 , 路有饿死殍 , 卖儿卖女过生计也是常有发生 。 而后 , 历时八年的大鼠疫首先在山西爆发 , 随着打仗接连不断传播到各处 , 导致各地大批人员死亡 。
其中 , 最严重就属北京城 , 据保守估计这次鼠疫造成的北京人口减员达五分之二 , 北京是京师 ,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 死亡人数可想而知 。 当李自成攻进入北京城中时 , 他所见到的几乎是一座“人鬼错杂 , 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 毫无生气可言 , 几乎家家户户门院都停放有棺材 , 看后让人胆颤心寒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这次大鼠疫造成全国多地的人员数量大量减少 , 加上造成的饥荒的恶性循环 , 天也不容大明的节奏 , 当鼠疫结束后 , 初步统计的人口剩下的也只有大概不到1300万人 , 毁灭程度巨大难以想象 。
当代学者也是提出了“鼠疫亡明”的观点 , 因为在当时的明末时期 , 多变复杂的气候频繁引发水灾、旱灾、蝗灾等 , 而在崇祯年间造成全国人口锐减的大瘟疫 , 形成“水旱灾——饥荒——瘟疫”的恶性循环 , 也是成为“压倒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
另外 , 这人祸指的就是这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
李自成原名鸿基 , 又字枣儿 , 幼年是财主家的一名牧童 , 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起义 , 后成为第一代闯王高迎祥手下的将领 , 有勇有谋 , 深得高迎祥喜爱 。 在荥阳大会时 , 就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作战方略 , 崭露头角 。 在第一代闯王高迎祥牺牲后 , 李自成被众人推为新一任的闯王 。
当时也是明朝灾祸连连的时期 , 瘟疫旱灾尤为严重 , 瘟疫波及范围到全国也是由于这支起义军打仗造成的 , 打到一处就带来一处的瘟疫 , 成为人肉传播机 。 后来起义军又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 , 深受百姓喜爱 , 起义军也迅速发展到百万之众 。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 , 并歼灭明陕总督孙传庭的大部分的军队 , 进而控制了西安 。 崇祯十七年(1644年) , 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 , 年号“永昌” , 从而彻底推翻了大明王朝 。 李自成在北京屁股还没坐热 , 在之后 , 多尔衮率军与吴三桂汇合 , 在山海关外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李自成大败逃回西安休整 , 并占领武昌 , 计划顺流而下 , 夺取根据地 。 李自成因指挥失误 , 遭受清军水陆两面夹击 , 再次仓皇而逃 , 后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 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也由此告终失败 , 其带动多尔衮的八旗军南下入侵 , 两者也是直接造成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用人必疑 , 导致无人可用
最后 , 也就是崇祯皇帝的多疑害了他 。
崇祯帝这人天生多疑 , 可能是自小的心理疾病的原因 , 一直阴沉多疑 , 所以他的用人原则就是用人必疑 , 谁也不相信 , 只相信他自己 。
据明史记载 , 当崇祯帝掌管大权以后 , 就曾换了十一位刑部尚书 , 十四位兵部尚书 , 诛杀了七名总督和巡抚十一人 , 逼死其他官员一人 ,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 , 崇祯帝可以算得上是 , 即位这些年是一年一换 , 两年一杀 。
这其中就包括总督袁崇焕 , 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 , 蓟辽都御史刘策 , 巡抚都御史孙远化 , 漕运总督杨一鹏 , 三边总督郑崇俭等等 。 这些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国家栋梁 , 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 可是只要有一点事情让崇祯帝起了疑心 , 那就是要杀人没得商量可言 。
崇祯帝杀起人来也是 , 不管你是否为国家栋梁 , 做过任何贡献有何功勋 , 只要起疑心 , 那就必死无疑 , 但是 , 国家栋梁都没了 , 拿什么来撑起国家呢?崇祯帝再勤俭也要压垮这国家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崇祯帝不但杀人心狠手辣 , 而且还是虐杀和示众 , 也是后世评书崇祯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之举 。 特别是对总督袁崇焕 , 在大街上施以凌迟这样残忍的刑罚 , 还要求百姓来分食他的骨肉 , 抄他的家流放他的家人 , 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卖国贼 。
随后 , 袁崇焕的尸身被百姓啃食的大部分 ,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卖国贼就应该“食其肉 , 寝其皮 , 啃其骨” 。 就算后来袁崇焕的尸身被埋葬后 , 还是被当地的百姓挖了出来 , 可见是对他恨之入骨 , 袁崇焕的家人 , 没了办法只得将尸骨埋于家中看守 , 但也只剩下一枚头颅 。
可见 , 袁崇焕死状极其惨烈 , 还要背负一世骂名 , 崇祯帝也是把事做绝了 , 其实 , 百姓和崇祯帝其实也是被蒙蔽双眼 , 被这小小离间计就冤枉好人 。 后来 , 根据史学资料记载还原当时的情况 , 也为总督袁崇焕沉冤昭雪 。
崇祯皇帝勤政补拙,犹如“工作狂”,为何还是无法阻止大明覆灭?
文章图片
据说 , 他的后人世代守护他的陵墓 , 一直以来都受人唾骂 , 抬不起头 。 这也算得上是崇祯帝一生中办过最大的错事 , 所以别看崇祯皇帝起早贪黑的处理朝政 , 堪比现在的工作狂 , 但很多时候的都是瞎忙 , 帮倒忙的节奏 。
而且 , 崇祯与大臣之间是不存在信任关系的 , 皇帝不信任臣子 , 大臣处处提防崇祯 , 这也是当时的一大特色 , 有些官员也学会了做两手准备 , 早就在暗地里疏通皇太极 。
所以 , 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 , 攻打北京都不是难事 , 造成大明覆灭 , 崇祯帝当然也是回天无力的 , 因为人心早已倒下 , 这就是大明注定灭亡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