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笨的办法炒:就买银行股,每年拿分红,还可以打新可以吗?( 二 )


前段时间有一个错误观念 , 认为股民都是有钱人 , 其实 , 90%的散户都是亏钱一族 , 他们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 是社会保障的对象 。 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护 , 直接关系两亿散户投资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
启示之二——散户成了机构投资者割韭菜对象
据统显示 , 个人投资者占到了沪市总投资人数的99.78% , 其中10万元以下散户最多 , 达到了55.28% , 其次是10-50万之间的投资者 , 约有30%的散户来自这个区间 , 50万以上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总市场不到5% 。
从盈亏状况来看 , 2017年自然人投资者整体盈利3108亿元 , 2016年为亏损7090亿元;2017年专业机构整体盈利11156亿元 , 2016年为亏损3171亿元 。 2017年机构整体盈利金额是散户的3.6倍 , 而自然人投资者的盈利金额不及总盈利额度34535亿元的一成 。 平均来看 , 沪市个人投资者去年平均盈利1593元 , 而专业机构平均每家盈利174万元 。
股市是一个盈的人赚亏的人的钱的游戏 , 机构赚的钱正是八成散户的钱 。
启示之三——散户和机构的持股周期不同
在持股市值方面 ,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相差不大 , 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为59445亿元 , 机构投资者则为45294亿元 。 在此情况下 , 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占到2017年交易总额的82.01% , 而机构仅占14.76% 。 可见 , 散户的换手率较高 , 在日常交易中更倾向于短线交易 , 而机构则更倾向于长期持股 。
由于信息不对称 , 上市公司诚信有待提高 , 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 , 使得散户投资动机受到干扰 , 不得不被动投机 。 调查显示 , 78.6%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 , 只有11.7%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的收益;38.0%的散户投资者因有闲置资金而把股市看作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场所 。
这样一来 , 以投机炒为主的散户群体 , 投机行为表现在炒题材股、热点股 , 追涨杀跌的短线频繁交易 。
启示之四——散户投资者依然处在盲目投资阶段
从表面上看 , 散户投资者买股票已告别了完全依靠股评家的“傻瓜”阶段 , 调查显示 , 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买股票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文章等(三者相加约占总数的70.4%) 。
在作具体的投资决策时 , 投资者依据“股评推荐”、“亲友引荐”以及“小道消息”所占的比重高达51.5% 。 在投资决策的方法上 , 个人投资者决策时几乎不作什么分析 , 而是凭自己的感觉随意或盲目地进行投资 。
大多数投资者在评价投资失误时 , 往往将失误归咎于外界因素:上市公司造假(50.9%)以及庄家操纵股价(41.6%)等 , 而只有少数个人投资者认为是自己的投资经验或投资知识不足(28.7%) 。
同时 , 对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关心程度不高 , 表示“一般关心”或“不太关心” 。 投资者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主要是:盈利数量指标、成长性指标和利润分配指标 , 而资产状况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状况指标等则关注者很少 。
由此看来 , 散户投资依然处在盲目投资阶段 。
筹码分布
“筹码分布”也称为“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 , 就是在某一时间点上 , 某只股票的流通盘在不同价格位置上的股票数量分布情况 。 在股票行情软件中 , 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个股的筹码分布情况 。 由于其象形性 , 筹码在测定股票的持仓成本分布时会显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正是股票成本结构的直观反映 , 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和不同的实战含义 。
在筹码分布图上主要包含三种颜色的线条(一般软件显示) , 红线、黑线和蓝线 。 其中蓝色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高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 , 红色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 。 黑色线是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 , 如下图所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