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赴绥芬河医疗专家组组长谈如何遏制绥芬河疫情

专访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医疗专家组组长:如何遏制绥芬河疫情
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 , 因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病例连日增加备受关注 。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 责成牡丹江市、绥芬河市迅速加强联防 , 形成闭环管控 , 有效抑制疫情;同时 , 4月7日成立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组 , 其中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 , 作为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组长赶赴绥芬河支援 。
4月12日晚 , 于凯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 , 目前绥芬河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充足 , 因为实行闭环管控 , 并未出现本土关联病例 。 医疗救治组也定下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目标 。 但由于绥芬河医疗设备还有一定缺口 , 他们正在积极协调 。
他建议 , 目前仍身在海外的同胞 ,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长途奔袭回国 , 因为路途中感染的风险太大 。
对于绥芬河疫情的走势 , 于凯江认为 , 这需要结合口岸是否开启来看 , 除绥芬河方舱医院外 , 他们拟在牡丹江市找一家医院作为备用医院应对口岸的开启 。
【对话】
有患者发热后经历12天回国
澎湃新闻 :您是什么时候接到通知说要到绥芬河支援?
于凯江 :4月8日早晨我正在单位开办公会 , 接到省卫健委领导电话 , 说上级领导让我到绥芬河去看一看 。
在此之前 , 疫情早期在国内爆发的时候 , 黑龙江疫情比较重 。 2月9日 , 我被定为省里专家组的组长 。 黑龙江省13个地市有8个地市病例数比较多 , 病死率也比较高 , 当时排在全国第二 , 仅次于湖北 , 省上压力特别大 。 省里的领导就要我做专家救治组的组长 , 看看原因什么的 , 找找问题 。
对这8个地市 , 我用了不到三天半的时间 , 跑了2500多公里 。 看了情况后 , 我就建议把全省的重症患者放到我们哈医大 , 整个医院1800张床位什么都不做 , 就做新冠 , 做重症和危重症 , 最后全省90%以上的重症都在我这 。 我们3月26日清零了 , 一个患者都没了 。
3月26日至4月8日 , 医院正在全力复产复工 , 恢复正常的医疗服务、开诊等等工作 。
【黑龙江赴绥芬河医疗专家组组长谈如何遏制绥芬河疫情】(4月8日)早上正开会 , 就接到电话让我到绥芬河看一看 , 说这个地方病例比较多 , 而且还有重症出现 , 那时候刚出现重症 。 我是搞重症医学、搞抢救ICU的 , 我就搞这个专业 。 领导让我下去看一看重症救治的问题 。
但是当天没有到绥芬河 , 而是去了牡丹江 , 因为重症在牡丹江 。 我们是4月8日中午出发的 , 当时带了个专家组 , 包括呼吸、感染、感控相关的五六个人 , 另有两个搞中医和流调的 。
澎湃新闻 :到牡丹江后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
于凯江 :到牡丹江的当晚 , 我们就对4个病人挨个会诊 。 其中一个在俄罗斯就不舒服 , 已发病12天 。 我一看他氧合指数特别不好 , 马上进行升级 , 上机械通气、插管 。
这个患者从发热开始到回到国内 , 经历了12天 , 也要理解这个患者的不容易 。 第一 , 这个患者在国外工作没有买医疗保险 , 是做生意的 , 经济状况不是那么好 。 后来 , 多数(境外输入病例)告诉我 , 他们在国外没买医疗保险 。
第二 , 这些人语言不过关 , 他在国外只会一些简单的交流 , 吃个饭、买个机票估计问题不大 , 但有病却表达不清楚 。
另外 , 这些人也相信国内的医疗水平 , 在国外也不一定能做核酸检测 。 所以他花了12天都要回国 , 有的甚至说死也要死在国内 , 他们觉得在外面不放心 。
澎湃新闻 :他们往国内赶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于凯江 :票难买 , 有的说一路颠簸三天不睡觉很常见 , 其实就是逃命 。 本来得了新冠 , 需要好好休息 。 他们出发的时候 , 其实就有发烧或者其他临床症状 , 但这些人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 二十几个小时照样往回赶 。 但是口罩超过4个小时就不灵了 。 大多是这种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