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奥运遭遇“急刹车” 中国队如何备战?

##当奥运遭遇“急刹车” 中国队如何备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将为期4年的东京奥运周期比作一场百米赛跑 , 当史无前例的延期决定传来时 , 运动员们其实已跑过70米 , 来到冲刺的最后关头 。
运动员竞技周期的“生物钟”被打乱 , 教练员精心安排的训练计划包括自己的工作合同得重来 , 几乎所有大赛档期和商业赞助都要调整……面对突如其来的奥运会“急刹车” , 如不妥善谋划、科学应对、精准施策 , 意外增加的一年备战时间并不一定与竞技水平提升正相关 。
对此 ,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召开视频研讨会 , 多位体育领域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在会上分析了东京奥运延期为我国奥运备战工作带来的影响 , 并提出应对策略 。
警惕“引而不发”的心理波动
几乎所有与会专家均表示 , 应密切关注东京奥运会延期对运动员、教练员造成的心理影响 , 最忌备战心态由紧绷而突然松弛 , 或因延期而导致焦虑 。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指出 , 由于以往瞄准2020年7月的训练节奏和心理建设被打乱 , 运动员、教练员处于精神紧绷状态下的情形还将延长一年 , 可能反而导致思想上倦怠、松懈 。“尤其是疫情期间老闷在一个地方训练 , 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家庭团聚渴望等负荷叠加 , 容易产生思想疲惫或焦虑情绪 。”
【##当奥运遭遇“急刹车” 中国队如何备战?】但长期保持思想上的“弓弦饱满”并非易事 ,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表示 , 备战需要有张有弛 , 如果思想上的松紧调节不好 , 可能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备战效果 。
对此 , 钟秉枢建议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及其家庭的慰问 , 丰富活动安排 , 可考虑放假半个月到一个月 , 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和思想疲劳 。另一方面 , 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也十分必要 , 南京体育学院校长杨国庆就建议各运动队聘请心理学专家 , 设置针对性的心理调节方案 , 为运动员、教练员的压力疏导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
此外 , 由于疫情扩散和奥运延期导致的连锁反应还在发酵 , 一些“杂音”对备战士气或将产生持续干扰 。对此 , 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 , 接下来的备战心理建设应基于最坏的预期 , 如疫情长期存在 , 东京奥运会或仍无法以“完整”形式举办 , 不排除代表团减少、观众兴趣减弱等可能性 。
把握新老交替的利与弊
不少与会专家指出 , 对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以及竞技状态调节均有周期性 , 这一节奏与奥运周期高度吻合 , 而当东京奥运会推迟 , 一些为“2020代际”打造的运动员很可能将错过其生涯巅峰时刻 。
根据杨国庆提供的数据 , 我国蹦床、体操、羽毛球等多个夺金夺牌的重点项目已进入新老交替期 , 17个项目中30岁以上运动员达31人 。他表示 , 队伍大龄化不仅可能导致伤病增多 , 在竞技状态的延续等问题上也面临多重考验 。
钟秉枢也认为:“一些年龄上接近退役边缘的运动员 , 在延长的一年内的伤病防治、体能保持、家庭关系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尤其是已婚、已育的队员 , 他们面临挑战更大、压力更大 , 但运动水平提升的可能性则不大 , 多维持一年的高水平非常不容易 。”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 , 东京奥运的延期为一些“新人” , 以及带伤恢复或复出参赛的选手提供了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
“所谓‘新人’ , 其实是指在短期内能争取奥运资格或提高成绩的比较成熟的运动员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指出 。包括杨国庆和刘波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 , 在接下来一年的队伍选拔工作中 , 各项目要围绕如何让优秀运动员成功突围并以最佳状态参赛做好科学考量 , 统筹分配奥运参赛名额 , 确保挑选综合实力最强的运动员参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