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道题5000位专家协同解答 福建科特派云端服务有“神器”( 二 )


日前 , 通过“慧农信” , 一份从福州传来的技术指导“攻略” , 送到350公里之外的光泽县城西30公里的李坊乡石城村 。
针对该村没有施用复合肥作为马铃薯基肥的生产问题 ,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农科院薯类中心副研究员罗文彬 , 远程连线福建省科特派、光泽县发改和科技局副局长黄惠珍 , 给出有关建议 , 还通过“慧农信”发送了两种肥料的参考照片 。
“多亏了科特派团队的帮助 , 我还以为5亩马铃薯用2000斤有机肥作基肥就够了 。 现在才知道基肥下少了 , 将按专家意见 , 及时追肥 , 加强田间管理 , 实现增产增收 。 ”石城村力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曾立福说 。
“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人 。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 它可带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 , 为农业现代化垫石铺路 。 ”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坚义说 , “慧农信”正是将人才集合在一个平台中 , 让广大农户在平台上直接找到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专家、科特派 , 有效补齐“三农”发展短板 。
“打开微信右下角的‘发现’ , 点击‘小程序’栏目 , 搜索进入‘慧农信’微信公众号 , 在‘问专家’模块 , 输入农业各领域或者输入熟悉的专家姓名 , 还可以通过筛选、比对找到您所需要的专家 , 点击‘关注’这位专家 , 即可连线专家 , 获得远程技术指导 。 ”赵健说 。 此外 , 平台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 展示分析全省科特派选任分布、成效评估等情况 , 也为科特派选任工作高效运行、智能决策等提供信息化工具 。
“平台经过多年的持续打造 , 推动全省广大科特派入驻、服务 , 农户遇到的产业技术难题 , 都可能在‘慧农信’上‘淘’到对口的专家 。 ”李坚义说 。 目前 , 科特派服务云平台及“慧农信”专家服务领域涵盖果树、茶叶、粮油作物、瓜菜、畜牧等地方特色产业 , 如“竹荪大王”高允旺、种植业专家叶新、葡萄专家詹小敏、淡水养殖专家薛凌展、林竹专家林振清……
告别“势单力薄” , 各路科特派协同“接单”
“肖老师好 , 七叶一枝花叶片上有发现失绿 , 可能是什么病呢?”
“有可能是冻害或者除草剂残留的影响 , 后期注意观察植株的生长与变化 。 ”
在福建省科特派、福建省农科院资源所肖荣凤的“专家工作室”里 , 采访人员看到福建省科特派、福建省农科院资源所苏海兰农艺师的“忙碌身影” 。
原来 , 这个七叶一枝花叶片失绿的问题 , 来自于一名贫困户 。 作为中药材专家的苏海兰请教了植保专家肖荣凤 , 将综合意见回复了该农户 。 不久前 , 苏海兰还针对难以解决的七叶一枝花根系生长与土壤容重关系 , 请教了福建省科特派、水土保持专家罗旭辉 。
“‘慧农信’有效扩大了专家服务的覆盖面 , 不仅让全省的农民都可以对症找专家 , 还克服了单个科特派‘势单力薄’的不足 , 让各路科特派在平台上‘集团作战’ , 协同破解各类产业技术难题 。 ”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余文权说 。
据余文权介绍 , 初步统计 , 抗击疫情以来 , 全省科特派通过科特派服务云平台及“慧农信”解答农民提出技术问题4144个 , 推送农时农事注意事项、发表科技服务日志5882篇 。 该院还在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现场直播中 , 向农民朋友介绍“慧农信”有关春耕生产技术远程培训系列课程 , 推广“慧农信”服务农业的操作要领 , 让农民不出户即可获得专家团队及时迅速的远程支持 。
林岿然表示 , 下一步 , 福建省科技厅将组织科技特派员运用互联网+技术 , 强化全产业链科技服务 , 通过精准对接 , 为三农发展补短板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决战脱贫攻坚重点任务 , 实现新时代新福建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
(责任编辑: HN66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