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老北京传说:朱棣要迁都,徐达一箭定京城

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 , 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 , 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 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赵振华老师(网名:一把驳克枪) , 研究北京文化多年 , 去年年初以来赵老师坚持每周六晚上八点到九点 , 在“旧京图说”读者群中 , 为网友讲北京文化 。
今天“旧京图说”为您整理的是“老北京的都城”之二十五 。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 , 网名“一把驳克枪” 。 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 , 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 。 受家庭熏陶 , 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 , 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
今天我们继续讲老北京传说故事——《一箭定京城》 , 这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传说 。 上半部分没听到的朋友请戳老北京传说:刘伯温南苑选城址 , 徐达一箭定京城之二
今天开始我会着意多用一些老北京歇后语 。 老北京土语和歇后语本身是老北京话的一个组成部分 , 别小看歇后语 , 大多数歇后语它都有出处 , 很有内涵 。 说话中适当使用歇后语 ,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它不但言简意赅 , 而且比成语更加幽默!很多歇后语在老北京流传了几百年了!歇后语不但表现了老北京语言的多样性 , 而且也反映了穷苦年代 , 老北京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
我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 , 发了接近5年的歇后语和北京老照片 。 我一周发5张老照片、一句歇后语 , 讲这句老北京歇后语怎么来的 , 怎么使用 。 5年发了200多句 , 我原计划连续发20年、1000句 。 不过 , 去年初开始 , 我在旧京图说读者群里聊老北京文化 , 感觉时间不够用就停了 。 不过我没有删 ,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到我朋友圈看 。
老北京歇后语是老北京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 当然 , 清朝满族人是东北过来的 , 有些是东北就产生了的 。 我小时候 , 歇后语基本上是老北京人日常说话张口就来的 , 可是现在老北京歇后语就被人给淡忘了 。
现在年轻人说话 , 基本上听不见他们说老北京的歇后语了 , 我觉着是一件挺遗憾的事儿 , 所以我在聊老北京传说的时候加一些歇后语 。 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听一乐就完 , 希望能起到传播和推广的作用 。 因为你不了解歇后语的出处和本意 , 就很难正确运用 , 很难使用到日常说话中 。 有些歇后语比较直白、好理解 , 容易使用 。 比如说 , 上期我说朱棣夸刘伯温计策好 , 用了一句:“小车不拉——推(忒)好了!”小车是指人工推的两个轱辘手推车 , 不是推着走 , 就是拉着走 。 前半句:“小车不拉” , 不拉就是推着走 。 所以后半句就是“忒”好了 。 这句歇后语是用来夸这个人办了一件很好的事儿 , 实际上和推车、拉车没关系 , 是太好了的意思 。
有些歇后语如果不解释 , 恐怕相当多的人不能理解完全的含义 。 比如说 , 徐达射箭 , 射这只响箭不紧不慢、不停飞 。 我就要用一句歇后语:“竹板弓——一个劲儿”什么意思呢?这句歇后语在老北京已经流传300多年了 , 可是现在说的人就太少了 。 清朝满族人由东北过来非常善于射箭 。 不但善于射箭 , 而且善于制造弓箭 。 他们管弓的弹射力叫劲儿 。 弓用竹板儿作弓胎 , 为了增加弹射力 , 就在竹板胎的里边 , 镶衬上水牛角 。 水牛角镶的层数越多、越厚 , 弓的劲儿就越大 。 一般来讲 , 满族人把弓的力量分为10个等级 。 弓里边没镶水牛角 , 弹射力最差就叫一力或者叫一个劲儿 。 “竹板弓——一个劲儿”就产生了这么句歇后语 。 本身歇后语的内容是说竹板弓没有劲儿 , 但是使用的时候 , 说的不是它劲儿小 , 是形容有不停顿的力量 , 卯足了劲儿 。
如果有朋友在听讲座过程中 , 有不懂的可以留言交流 。 希望大家通过我这使用歇后语 , 多了解一些歇后语 , 并且推广普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