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叛逃后邓小平竟这样评价他,令人难以置信( 二 )


有一天 , 邓小平正在车间劳动 , 一言不发 , 默默苦干 。 突然脸色煞白 , 神情异常 , 身子晃了几晃 , 晕倒过去 。 工人们立即停下手中活计 , 纷纷围拢过来 , 将邓小平扶坐起来 。 “他是累病了!”“快送医院!”人们急得团团转 。 卓琳眼含泪花 , 对工人们说:“谁家有白糖?他喝点糖水就没事了 。 ”原来邓小平虽然身子骨结实 , 但患有低血糖病 。 女职工程红杏一听 , 忙说:“我家有 , 我去拿来 。 ”
说罢匆匆跑到家里 , 心急火燎地端来一缸糖水 , 递给了卓琳 。 卓琳轻轻托起邓小平的身子 , 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进丈夫嘴里 。 工人们站在旁边 , 望着两位老人 , 望着这对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夫妻 , 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 果然 , 邓小平喝下糖水后 , 渐渐苏醒过来 。 人们悬着的一颗心 , 总算放了下来 。
从“将军楼”到拖拉机修配厂 , 如果从大门进出 , 要绕一个大弯 , 走半个多小时 , 中间还要经过一个长途汽车站 。 这个路线既费时间 , 又不安全 。 罗朋、陶排长和黄干事商量了一下 , 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 他们爬上工厂后墙向步校方向望去 , 两处之间如果能够直走 , 就近得多了 。 工人们立即动手 , 在后面土墙上开了一个小门 , 沿着荒坡和田埂 , 铺铺垫垫 , 整修出一条小路 , 专供邓小平夫妇出入 。
这样一来 , 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 上下班只需走20分钟 , 而且更安全 。 每天清晨和中午 , 两位老人行走在田间 。 日复一日 , 一道田埂 , 竟被渐渐踩宽 , 如今成为一条坚实的小道 。 当地人至今仍称之为“小平小道” 。
在那段日子里 , 邓小平把与工人一块劳动当成一种乐趣 , 作为生活的支撑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他每天坚持上午去工厂 , 下午在家读书、学习 , 和卓琳及继母夏伯根一起料理家务 , 劈柴、拖地、给菜地浇水、喂鸡、做饭、洗衣等 。 后来 , 将摔伤致残的大儿子邓朴方接到自己身边后 , 还要为儿子擦澡翻身 。 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家属缪发香按照厂里的安排 , 来到邓家照顾邓小平同志的大儿子邓朴方 。
『』林彪叛逃后邓小平竟这样评价他,令人难以置信
文章图片

由于其精心照料和呵护 , 邓朴方的病情有了较大的好转 。 缪发香也因之得到邓家人的高看和厚待 。 除了劳动 , 学习 , 邓小平还有一个习惯 , 每天黄昏落日之前在院中散步 , 每天步行四十余圈 , 约5000余步 。 有空闲时 , 也会一个人玩桥牌 。
命运出现转机 , 复出之前的井冈山和赣南之行
1971年秋 , “9·13”事件后不久的11月5日 , 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突然通知邓小平、卓琳去听中央文件传达 。 回到家里后 , 邓小平给家里人只说了一句话:“林彪不亡 , 天理不容!”
两天后 , 邓小平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 自从最后一次与毛泽东谈话后 , 他从来没有给毛泽东直接写过信 , 凡有事 , 均按毛泽东交代的 , 给汪东兴写 , 或请汪东兴转报毛泽东和中央 。
在这封信中 , 他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决议 , 并提出了出来工作的要求 , 提出了希望能和子女们靠近些 , 将毛毛、飞飞分配在身边 , 同时也问到今后是否还可以写信给汪东兴同志?邓小平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
毛泽东看到了这封信后 , 对汪东兴说:“小平同志的信上讲了 , 他的事还要让汪东兴管 。 ”在信上 , 毛泽东指示:“印发政治局 , 他的家务事请汪办一下 。 ”
很快 , 在外地插队落户的毛毛、飞飞被转到了江西 , 在邓小平身边的望城岗省庄插队 。 不久 , 毛毛被保送进江西医学院 , 飞飞进江西工学院 , 一家人喜出望外 。
1972年1月10日 , 党中央为陈毅元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 。 就在这次追悼会上 , 毛泽东对陈毅的夫人张茜和在座的领导同志讲了很多意味深长的话 。 他不仅肯定了陈毅是个好人、好同志 , 而且还说了更重要的一句话 , 邓小平虽然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犯了错误 , 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