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十数据」瑞幸风波未平,美国做空机构又“狙击”爱奇艺,是怎么回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瑞幸风波未平 , 美国做空机构又“狙击”爱奇艺 , 是怎么回事?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 违者必究 。
本文插图
在遭到美国做空机构浑水的“狙击”之后 , 瑞幸咖啡于4月2日自爆财务造假22亿元人民币 , 随后股价应声大跌——、三个交易日股价暴跌83% 。 瑞幸遭遇做空余波未平 , 就在外界猜测下一个是谁的时候 , 浑水似乎直接给出了答案:中国三大视频巨头之一的爱奇艺 。
北京时间4月7日晚间 , 浑水以及全球金融研究公司Wolfpack Research分别发布了针对爱奇艺的做空报告 , 均指出爱奇艺夸大了公司营收的三大主要财务欺诈行为 。
上述两家机构认为 , 爱奇艺在2018年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就存在欺诈行为 , 并一直持续至今;爱奇艺仍在用户数、利润、收购对价等方面进行了数据造假 , 包括将其2019年的营收夸大了约80—130亿元人民币(占财报营收的27%-44%) , 将用户数量夸大了约42%—60% 。
本文插图
受此消息影响 , 爱奇艺当天(美东时间4月7日)盘中股价一度下挫超14% 。
针对于此 , 爱奇艺也在北京时间8日凌晨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坚决否认第三方机构做空的所有质疑 。 而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则被曝出在个人朋友圈接连发文 , 表示:“邪不压正 , 看最后谁赢!”“感谢大家的信任和鼎力支持!老老实实做人 , 踏踏实实做事!”
在爱奇艺强势回应质疑之下 , 该公司股价也随即回升 , 当日收涨3.22%至17.3美元 。
爱奇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瑞幸” , 目前仍未有准确定论 , 但从做空机构对于爱奇艺的质疑上看 , 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市场部分声音对于这一国内视频巨头的不看好态度 。 实际上 , 如果回顾爱奇艺近年来的发展之路 , 其似乎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
1.爱奇艺“变身”行业巨头 , 背后存在3大推动因素
爱奇艺 , 原名奇艺 , 由百度于2010年初“孵化” , 并于同年4月22日正式上线成立 , 主打长视频领域 。 可当时 , 中国视频网站行业已是群雄割据 , 爱奇艺的“问世”似乎未能激起太大的水花 。 但不可忽视的是 , 2010年正值中国视频行业的“转折期”——由原先的盗版横行、行业混乱、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 开始转变为版权意识苏醒、行业秩序化、主流商业模式基本形成的状态;而借助视频行业的发展浪潮 , 爱奇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站稳脚跟 。
本文插图
2011年11月26日 , 奇艺宣布品牌升级 , 启动“爱奇艺”品牌 , 同时率先实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和购买版权——第一轮投资5000万美元 , 放开手脚建立业内最大的片库 。 随后 , 爱奇艺也毫不意外地加速其扩张步伐 。 2013年5月7日 , 爱奇艺合并了PPS的视频业务 , 后者作为爱奇艺的子品牌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
凭借自身对正版资源的坚持及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对视频行业内的秩序进行整肃 , 爱奇艺的业务也在几年时间里将业务迅速拓展至整个在线内容领域 , 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蹿升为视频行业的领先者 。
根据艾瑞监测数据 , 从2012年8月至2017年6月 , 在用户的娱乐时间上 , 爱奇艺日覆盖从352万人扩张至1.46亿台 , 全行业占比从不足1/10 跃至超1/3;月覆盖量在短短五年时间由不到行业内1/10跃至1/2 , 从1552万人扩张至5.56亿台;月有效使用时间则由2802万小时提高至63.8亿小时;上述三项数据均位列行第一 。
再之后 , 2018年3月30日 , 爱奇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正式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
推荐阅读
- 「重庆」2019重庆GDP总量超2万亿,细看38个区县经济财政数据大盘点
- [一起来护肤]江苏泰州“一企一策”量身定制能源方案 用大数据助力企业复产增效
- 瑞幸余波@瑞幸余波:小鹿茶还好吗?
- 【月份】新闻观察:如何看一季度经济数据?
- 疫情@一季度重要经济数据出炉 怎么看当前经济形势?
- 中金网:黄金今春将难以击穿 1800 美元?下周这些数据料掀起市场波澜
- [内蒙古]内蒙古打造数据中心经济新增点
- 「」吨焦盈利周度调研数据(2020.4.17)
- 『』煤焦数据统计(2020.4.17)
- 「」数据安全是数据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 | 聚焦数据要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