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北极海底生物会受人造光影响

科技日报讯 (采访人员张梦然)根据英国《通讯·生物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 , 北极海底200米处的海洋生物 , 会受到船只上人造光的干扰 。 这项发现意味着在极夜期间 , 人造光会影响种群调查 , 进而对可持续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
鱼类和浮游动物 , 本来依靠自然光调整自身行为和迁徙模式 , 无论是喜光的还是不喜光的海洋生物 , 因人造光会扰乱海洋生物内部的“生物钟” , 都做出了违反常态的选择 。 人造光会干扰这些动物分辨方向 , 破坏生态系统 , 进而影响研究人员观察海洋生物的准确性 。 但是 , 人造光对于海洋生物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研究 , 在北极长达6个月的极夜期间尤其如此 。 极夜期间 , 鱼类和浮游动物只能依靠夜间光线的微弱自然变化 。
此次 , 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团队 , 在北极的3个地点 , 测量了鱼类和浮游动物在极夜期间如何响应来自船只的人造光 。 他们发现 , 当船上的灯打开时 , 这些动物几乎会立即(5秒内)改变行为 。 海底200米的动物的游动行为和垂直位置都发生了改变 。
研究人员还发现 , 人造光对于动物行为的影响在3处地点之间存在差异 , 影响最明显的是最北边的一处 , 那里夜晚最暗 。
团队总结认为 , 未来在极夜期间做科考和种群评估时 , 应该将上述发现考虑在内 。
(责任编辑: HN66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