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说史」朱棣绝地反杀,为何徐达只能撤兵?,遇蒙古铁骑埋伏

1372年 , 朱元璋派三路大军北征大漠:徐达中路、李文忠东路、冯胜西路 , 每人带兵5万 , 其中徐达为主力 , 李文忠、冯胜为辅助 。 2月 , 徐达率军出雁门关后 , 以蓝玉为先锋 , 率领数千铁骑追击王保保 , 连战四场均获胜;明军一路追赶蒙古军 , 深入大漠千余里 , 最终陷入重围 。 明军前锋遭遇埋伏 , 王保保、贺宗哲等十余万铁骑杀出 , 将明军围困在阵中 , 局势非常危险 。 此时 , 明军步兵团尚未抵达战场 , 徐达只组好织军队撤退 , 一边撤离一边战斗 , 等步兵赶到后 , 顺利回到雁门关 , 王保保不敢追击 。 1414年2月 , 朱棣亲率6万步骑北征大漠 , 深入千余里 , 在忽兰忽失温遭遇马哈木3万瓦剌重装骑兵埋伏 。 此时 , 明军已经长途跋涉3个多月 , 且未曾得到休整;瓦剌则事先预设阵地 , 占据了所有制高点 ,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均有 。
「岩岩说史」朱棣绝地反杀,为何徐达只能撤兵?,遇蒙古铁骑埋伏
文章图片
瓦剌重装骑兵预先埋伏 , 在自己所选择的主场作战 , 就等着明军前来送死 。 可惜的是 , 马哈木没能如愿 。 朱棣抵达战场后 , 直接下令明军攻打 , 与瓦剌铁骑展开厮杀 , 大战一天一夜 。 结果 , 瓦剌被斩首数千骑兵 , 伤亡万余 , 王子、贵族等被俘虏70余人 , 马哈木狼狈逃难 。 此时 , 朱棣为了维持蒙古各部平衡 , 追杀数百里后 , 下令撤军 , 不再穷追 。 次年 , 马哈木上表称臣 , 表示不再侵犯大明 , 要安分守己 。 徐达、朱棣都是明朝著名之战将 , 其军事指挥水平绝对是一流;徐达是史上十大名将之一 , 朱棣既是名将 , 更是世界顶级大帝 。 那么 , 遭遇蒙古重兵团埋伏时 , 朱棣能绝地反杀 , 为何徐达只能撤兵呢?当然 , 徐达军事能力肯定要强于朱棣 , 否则这岳父也就白当了 。 所以军事能力绝对不是原因 , 但有三点非常关键 , 这是朱棣绝地反杀 , 而徐达撤兵之主要原因 。
「岩岩说史」朱棣绝地反杀,为何徐达只能撤兵?,遇蒙古铁骑埋伏
文章图片
首先 , 徐达、朱棣面临之对手不是一个重量级 , 王保保集团碾压马哈木
元顺帝退回蒙古草原后 , 北元依然是一个统一政权 , 麾下军队百余万 , 其中以王保保集团最为强大 , 也是大明之劲敌 。 对于名将徐达而言 , 王保保经常是手下败将 , 但徐达赢得并不那么轻松 , 每一次交锋都是智慧之较量 。 此次徐达北伐 , 所部军队是5万 , 骑兵2万 , 步兵3万;王保保、贺宗哲集团号称20万 , 虽然不属实 , 但也接近10万 , 实力不容小觑 。 徐达遇到埋伏 , 是前锋被围困 , 也就是两万骑兵被围 , 而步兵还没赶到 , 是处于绝对劣势一方 。 反观朱棣 , 率领6万步骑亲征 , 对手只是蒙古一个部落——瓦剌 , 兵马在3万左右 , 但均为具有中亚突厥风格的重装骑兵 。 马哈木指挥水平应该比王保保稍逊一筹 , 瓦剌单兵作战能力应该强于王保保蒙古军 , 但规模则要小很多 。 总体而言 , 王保保集团要强于马哈木集团几个级别 , 若是双方有机会对决 , 马哈木肯定会输 。
「岩岩说史」朱棣绝地反杀,为何徐达只能撤兵?,遇蒙古铁骑埋伏
文章图片
再则 , 徐达是轻敌冒进 , 而朱棣有备而来 , 想好了应对办法
从王保保、马哈木集团之实力上看 , 徐达面临之对手要强于朱棣 , 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之根本 , 毕竟名将总是有办法逆转乾坤 , 绝地反杀 。 要知道 , 徐达每次与王保保交战 , 明军绝对数量都是少于蒙古军 , 尤其是骑兵更是十分稀缺 , 但徐达总是可以逆转战局 , 让王保保落荒而逃 。 那么 , 为何这次就不行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 徐达出雁门关后接连获胜 , 不免产生轻敌之心 , 蓝玉前锋冒进时 , 徐达思索一番后 , 也就同意这么干 , 这就是轻敌之表现 。 其实 , 徐达是想等步兵跟上来后 , 再统一行动 , 但害怕王保保逃脱 , 故而赌上一把 。 朱棣呢?他明知道马哈木就在前面设置好战场 , 就等着明军进入埋伏圈 , 但自己心中有数 , 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 那么 , 朱棣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呢?就是他有自己的“杀手锏” , 可以确保明军能逆袭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