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向日本派遣占领军?( 二 )


#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向日本派遣占领军?
文章图片

1946年3月 , 美国建议中国可以先选派少数先遣部队赴日 , 再逐步扩大到成规模的部队 。 麦克阿瑟特别提出最好是参加过印缅远征作战的由孙立人任军长的新编第1军 , 因为新1军是在印度兰姆伽最早接受美械的部队 , 孙立人又是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 , 在印度和美军顾问合作也相当愉快 。 但是新1军虽然名为中央军 , 但其骨干部队新编38师的前身是财政部税警总团 , 是宋子文一手组建的部队 , 孙立人也不是黄埔出身 , 新1军很多师、团级干部也都不是黄埔系 , 而是税警系 。 所以新1军算不上蒋介石真正的嫡系 , 而且新1军亲美色彩很浓厚 , 蒋介石也担心孙立人和美国走得太近 , 自然没有同意派新1军去日本 。
尽管当时中国军队总兵力有约400万人 , 但是一方面要准备内战 , 另一方面要在日本维持一个师的占领军兵力 , 对于刚刚经历过战争还没开始重建的中国来说 , 经济上的压力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 所以中国答复美国只准备派一个旅约5000人参与驻日占领任务 。 可是美国认为中国只派5000人太少 , 一再要求中国至少要派一个师 。 最后 , 蒋介石决定派第荣誉第2师作为驻日占领军 。
所谓荣誉师是指这个师的所有士兵都是在战场上受过伤的荣誉军人 , 当时中国总共只组建了两个荣誉师 。 荣誉第2师于1943年春成立 , 其官兵都来自嫡系部队 , 主要是第5军 , 而且由于第5军又是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 , 所以有着非常浓厚的特种兵背景——当时的特种兵主要是指炮兵、工兵、装甲兵等技术兵种 , 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种兵——自然也就集中了一大批特种兵的优秀人才 。 第5军的首任军长杜聿明深知领导这样一支机械化部队需要高素质的军官队伍 , 所以非常重视军官队伍建设 , 荣誉第2师的军官可以说都是当时的军中的精英 , 如师长戴坚是黄埔军校7期和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 , 又曾在德国步兵学校学习留学 , 素有“儒将”之称 。 全师都是美式装备 , 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运输团以及战车营、工兵营、通信营和宪兵队 。 装备精良 , 训练有素 , 编制完整 , 是嫡系部队中的精锐 。
#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向日本派遣占领军?
文章图片

荣誉第2师师长戴坚
当时荣誉第2师还在越南河内担任接受日本投降的任务 , 于1946年2月接到准备进驻日本的命令后 , 立即海运至上海江湾 , 开始进行进驻日本的准备 。 全师进行了严格整训 , 能去日本担任占领军任务的军人要求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小学以上文化 , 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老、弱、矮、丑官兵全部被淘汰 , 不足人数再从其他部队中选调 。 整训待命期间 , 部队特别进行了军容仪表和国际交往礼节的教育 , 连以上军官甚至还专门进行了西餐和跳交谊舞方面的礼仪培训 。 很多官兵都主动开始学习英语、日语 , 为将来更好地执行占领任务作准备 。 戴坚还写了一首中国占领军军歌:“国军堂堂入东瀛 , 止戈扬武德 。 奠亚洲安定之基础 , 为世界和平之干城 。 ”以表达胜利者的骄傲和荣光 。
#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向日本派遣占领军?
文章图片

行军中的新1军
1946年5月初 , 国防部派员前往荣誉第2师检查出国前的准备工作时 , 给予了“确实是一支理想的出国部队”的好评 。 随后 , 蒋介石在南京召见了荣誉第2师师长戴坚和全师团以上军官 , 勉励他们要作好中国军队的代表 , 完成好驻日占领任务 。
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队
1946年5月27日 , 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朱世明中将、军令部第二厅处长李立柏少将、荣誉第2师师长戴坚少将、卢东阁海军中校(计划担任名古屋港口司令)、军令部第二厅第一处高级参谋林儒生上校、后勤主任王者师上校、外事组常家铠以及三名翻译和四名文职人员 , 总共14人组成的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队 , 登上一架B-24“解放者”轰炸机 , 从上海江湾机场起飞 , 直飞日本神奈川县的厚木机场 。 先遣队抵达日本后 , 就开始和美军协商中国占领军各项事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