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原创 《枫桥夜泊》今人捧为神作,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欢?问题出在哪?
北京联盟_原题是:《枫桥夜泊》今人捧为神作 , 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欢?问题出在哪?
很多朋友问我 , 为什么古代能出那么多伟大的诗人?其实答案很简单:古代的读书人 , 把诗情诗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孟浩然为例 , 他起床听到鸟叫 , 要写诗: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他去吃好友家吃个饭 , 也要写诗: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他求人办事 , 也不愿意“好好说话” , 照样是写诗: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愁得睡不着了 , 也要写诗: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管身在哪里 , 总能发现身边的诗情诗意 , 并挥笔写下来 , 这就是古人与我们的区别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 , 也是一首随性之作 , 诗名《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论起这首七言绝句的妙处 , 其实不用笔者多说 , 入选小学课本多年 。此诗无论是意境之美 , 还是遣词用字 , 都是唐诗中的精品 , 被今人奉为神作 。而且这种喜欢还跨域了地域 , 日本人和韩国人也是颇为喜欢这首诗的 。但对于这首诗中一些字句的理解 , 却多年来一直有争议 。比如诗中“愁眠”到底是作者愁得失眠了 , 还是当地有座山叫愁眠山?毕竟江枫和渔火对着“愁眠”这相说法 , 怎么读都有些别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其实写得也是很不合常理的 。为了形容月落时的清寒之气 , 张继用了“霜满天”3个字来形容当时的环境 。但霜在地不在天 , 怎么可能霜满天呢?哪怕是水中的雾气 , 也只会升到水面以上 , 也是绝对不会霜满天的 。大家可以想想平时我们看到写霜的名言名句:王国维的“满地霜华浓似雪” , 李白的“疑是地上霜” 。这才是正常写霜的手法 , 那么张继为何非要写霜满天呢?
原因很简单 , 因为这一句根本不是它所见之物 , 而是他的感觉 。江上传来阵阵寒意 , 在照明条件不好的月落时分 , 张继是不太可能看到清霜的 , 他只是觉得冷 。因为冷 , 张继便觉得此时应该是从天上到地下都是清霜 , 首句诗人不用一个与“冷”有关的字眼 , 就已经写出了一股逼人的寒气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 , 这种写法不但少见 , 而且十分高明 , 但在古代很多名家看来 , 这其实是不可取的 。原因是 , 这样写诗看起来有“为了写诗而写诗”的嫌疑 。这种写法在唐代还能接受 , 到了以理为主导的宋代 , 就让人欧阳修等名家接受不了了 。欧阳修指出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也不是张继听到的 , 哪里有寺庙会半夜敲钟 , 张继摆明是在乱写 。当然对于欧阳修的这一指责 , 也有不少人为在张继声辩 , 称姑苏等地确实是半夜敲钟的寺庙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欧阳修等古代名家对这首诗的态度 , 其实我们就能发现古人写诗的讲究 。在他们眼里 , 写诗得是兴之所致 , 不能为求工整度和优美度 , 而无中生有、刻意为之 。霜不是在天 , 不能仅凭觉得“霜满天”更有意境 , 就这样写;若寺庙半夜没有敲钟的习惯 , 不能因为追求诗的意境而刻意这样说 。这就是古代很多人不喜欢这首诗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减肥运动,你选对了吗?每次运动多久,燃脂效果最好?
- ##原创 读齐邦媛《巨流河》:一个时代的大变迁,一部悲壮的家国史
- 「何有强」原创 马苏也喜欢尝试各种类型连衣裙,这一次穿上裸色抹胸裙,高级大气
- 『宋丹丹』原创 宋丹丹真是个潮奶奶,穿连帽卫衣扎小啾啾,明星老人就是很时髦!
- 「」原创 蜀国灭亡后姜维被杀,其实还有个武将抵抗到最后,是刘备爱将
- 「」原创 清朝一贪官:3岁亡母9岁亡父,18岁娶上总督孙女,才走上仕途
- 『』原创 他文武双全,以数千击溃八十万强大蒙古铁骑成其噩梦,却少为人知
- 【】原创 秦国变法之前有多衰,五十万大军被魏国五万新兵打得大败而逃
- 「人品」原创 看一个男人的人品如何,跟他吃顿饭就清楚了,别不当回事
- 大众■原创 20万预算,你会怎样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