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里院、水龙池子、大茅房……四方路的地标记忆
【里院@里院、水龙池子、大茅房……四方路的地标记忆】半岛采访人员 王悦
编者按:街里 , 是老青岛人最为向往的地方 , 也是他们送给市中心的雅号 。而街里的概念 , 除了中山路 , 还包括四方路一带 。用青岛地名、以及青岛周边的山东县市命名的道路 , 聚集着当年最为繁华的商铺 , 也给不少老青岛留下了深刻记忆 。这里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的前沿阵地 , 更是集购物、娱乐、美食、休闲等一体的胜地 , 区别于中山路高档店铺的高冷姿态 , 这里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 , 是几代青岛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 。逛“街里”曾是一种时髦 , 带孩子逛“街里” , 那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 。作为青岛人集体记忆的最核心载体 , 这里是老街 , 是菜市 , 更是鲜活的生活剧场 , 它们记录着青岛市井生活和商业的变迁 , 留下名人走过的足迹 。只是 , 时至今日 , 居住条件的落后让青岛人纷纷搬离 , 老楼墙体的破败与凋零令人唏嘘……
文章图片
1897年 , 德国人在青岛的土地上“划了一个圈” , 称为华人区 , 因着大鲍岛村的原因 , 也叫大鲍岛区 , 四方路、芝罘路、黄岛路、潍县路一带就包含在里面 。“这块区域是青岛文化商业的发源地 , 也是中国人尊严的象征 , 是青岛人寻找本地精神支柱的根据地” , 青岛文史专家、《大鲍岛》一书编撰成员李明说 。
在形成“中国城”之初 , 这里的马路还都是石块路、土路 , 雨水冲刷之后 , 道路泥泞破败 , 建筑也是稀稀拉拉 。形成对比的是一路之隔的中山路南端发展迅速 , 德式建筑拔地而起 , 高档的洋铺子用嘲笑奚落的目光注视着生活在底层的中国人 。然而 , 不久之后 , 日耳曼人就见证了中国人力量的强大 。
文章图片
青岛商会、三大会馆纷纷成立 , 逊清遗老也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丰厚的财力 , 投资兴起 , 商号林立 , 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一带的马路不算宽敞 , 但较早地铺上了柏油 , 双轨车轮石路和道路街角的半径为6米的圆弧形建筑 , 是交通工具变化的象征 。一座座里院也在陆续兴建 , 外表看似与西方传统街市相似 , 但内里却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 围合成院落 , 形成生活空间 。
采访人员走进几所老里院参观 , 如今里院已经褪色 , 曾经的辉煌不再 , 居民也由当初多数的青岛人变为外地人的聚居地 。最为知名的广兴里坐落在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形成的口字上 , 是座商住两用的建筑 , 曾经生意好人气旺 , 最多时达到160户近500口人 。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 , 也已经是老态龙钟 , 形容枯槁了 , 老住户越来越少 。
文章图片
住在中国城 , 对老青岛百姓来说 , 最大的变化便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 家里有了电灯 , 马路上有了路灯 , 用水也已经脱离了水井打水等原始的方式 , 改为公共用水 。在黄岛路与四方路、芝罘路交界处有一块三角地 , 老青岛叫它“水龙池子” , 有一排水龙头 , 在自来水不方便的时期 , 成为了当地商铺和居民的重要根据地 , 老百姓争相过来打水、洗衣、洗菜 , 张家长李家短也在这里发酵 , 孕育出浓郁的市井风味 。后来 , 自来水入户 , 这里便成为了马路市场 , 逢年过节更成为套圈、打棋谱等游艺项目 , 以及拉洋片、唱琴书等文艺演出的集中地 。这里也曾是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 , “我最爱听相声 , 没钱站着听 , 还有耍猴演小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