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青岛老街里特有的气质

半岛采访人员  张文艳
探访老街里,这里的老居民大都上了年纪,年轻人也以打工者为主 。“老街区的现状和它承载的历史已经不相称了”,这也是金山着手策划《大鲍岛》的原因 。回望鼎盛时期,老街里热闹非凡,上街里不但为购物,更是大人奖励孩童的有效方式 。“在这里呆一天,吃喝玩乐不会重样”,鲁海说 。老街成了五方杂处、四海同居之地,既有摩登洋气的西式风尚,又有平实朴素的传统习俗 。中西文化在这里融合与碰撞,塑造的是青岛人自己的本土文化,一如青岛街区的发展,与欧洲建筑并存,却迅速形成自己的阵势与特色 。
「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青岛老街里特有的气质
文章图片

20世纪初,修建市内道路的场景 。 
本以为会打造成一座欧洲城市,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会完全由德国人掌控 。没有想到,中国城的发展打破了他们的预想,也冲破了种种限制 。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道路设计,打算把中国人隔绝到一片矩形街区中,只是,小瞧中国人的后果是,他们的设想逐步落空,规划不得不再次修改 。
德国人期待的西门子、克虏伯等德国大企业投资资金并没有进来,大型工业企业也乏善可陈,昂贵的德国商品又乏人问津,虽然规划设想得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中山路南部冷冷清清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濒临港口和铁路,大资本家、小商户纷纷拥入中国城,到1904年,大鲍岛一带的土地几乎全部卖出并盖满了房子,章丘孟家更是大手笔购买了一个半的完整街坊;1906年,浙江商人周宝山购买了黄岛路上几块较大的土地 。“中国商人实力的变化,很快成为德国总督府调整政策的依据,较晚开发的黄岛路一带所划分的解放地块尺度,明显变大了”(《大鲍岛》) 。  
「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青岛老街里特有的气质
文章图片

20世纪初的山东街(现中山路北段) 。
在德国人看来,中国城必须拓展了,“首先摈隔离带被吃掉了,之前规划的山东街西侧工业仓储区也加以利用,因而河南路、河北路等处的街坊尺度比较大”,金山说,在这过程中,歧视也慢慢在消除,“德国建立的先进卫生体系使用后,他们发现中国人在这方面是可以教化的,四方路大茅房等的利用也为他们消除了之前的恐惧” 。虽然仍然有原则上不允许中国人进入的欧洲区,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在逐渐增大 。
“1905年,德国人不得不更改青岛关税税约,从自由港转换成普通税港”,李明告诉采访人员 。这样一来,又一波建设浪潮覆盖大鲍岛 。“地图显示,1906年,大鲍岛四方路以北地区已经几乎没有建设空地”(《大鲍岛》) 。当然,这也得益于芝罘路三江会馆的建立和广东会馆的迁入,带动着同乡文化、教育、医疗和慈善业的发展 。
一潮未熄,一潮又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倒台,大批逊清遗老与上层人士躲到青岛来避难,“这使得青岛华人人口从1910年至1913年短短三年之间,由34180人增长到53312人” 。至1913年,“大鲍岛的建筑空隙几乎完全消失了,租借地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单层旧房屋,为了给高层建筑腾地方而被拆除了,许多楼房又加盖了第三层” 。如果说1901年的地图二上只能看出小小的差别,那么地图三则再明显不过了,代表建筑的鲜红在中山路北段涂抹,几乎没了空隙,并有了往南拓展的趋势 。
「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青岛老街里特有的气质
文章图片

开头我们说中西文明的碰撞,是青岛所独有的,这也是为什么青岛是山东最为“洋气”的城市 。
毕竟,城市的基础建设有着强烈的西方文明冲击 。1899年,青岛就有了路灯,安装在了马路中央,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当时没有轿车,只有独轮车、黄包车、马车,安装在中间既方便又节省 。很难想象,100年前,当这昏黄的光亮在马路上出现的时候,已经习惯于点着灯笼外出的中国人是何等惊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