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双螺旋下的互联网产品发展
互联网产品本质就是价值传导器 , 传导器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逻辑和架构 , 如何让价值更快的传导 , 才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价值 。
本文插图
划重点:重新思考:互联网产品的分类;产品架构体现了产品逻辑和产品价值 , 这才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未来的互联网产品 。
一、互联网产品的重新分类
从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历程来看 , 互联网产品分为两个阶段 。 当然 , 这两个阶段并不是按照时间轴去划分的 , 只是按照产品的逻辑 , 对产品的发展趋势而言 。 在任何时间 , 都会有两个阶段的产品共存 。
第一个阶段的互联网产品以工具型和媒体/内容型产品为核心 , 当这些产品逐渐演变为平台型产品时 , 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 。
每个阶段的互联网产品都担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降低用户成本 , 提升用户效率 。 在资源跟得上的条件下 , 满足D=E/C条件的产品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
第一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 , 各种互联网产品如过江之鲫 , 多不胜数 。 典型的工具型产品如邮箱、IM、播放器、搜索、杀毒、输入等等 , 不一而足 。 典型的媒体/内容型产品包括五大门户网站、视频类、图书类等各种产品 。 根本而言 , 两类产品都是在解决D=E/C的问题 。
工具型产品 , 以开发者的能力来帮助用户提升工作、生活效率 , 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
我们看到很多工具类产品出现 , 而这些以一己之力提升效率的开发者被称之为“大神” 。
但ToC的工具类产品很难收费 , 原因很简单 , 工具类产品解决的是用户当前遇到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 如果收费的话 , 用户成本上升 , 而这个成本并不能足以覆盖用户想要获取的价值 , 用户会找到其他替代方案 , 如竞品 , 如盗版 。
当提升效率差不多相同时 , 总会有一款成本更低的方法来满足用户对价值的需求 。
因此 , 只有满足两个条件的产品才能启动收费 , 一是E提升足够高 , C尚未达到用户的心理底线;二是市场上很难有竞品出现 。 但不管如何 , E/C>1都是成立的 。
例如电话 , 作为一款沟通工具 , 当然是可以收费的 , 而且根据人群对C的不同接受程度 , 制定了多种套餐 。 但当IM出现时 , 尤其是移动IM出现 , 对用户而言 , E的变化并未改变多少的情况下 , C开始大幅下降 , 顶替掉电话的趋势就出现了 。
又如搜索 , 当为用户带来E足够的情况下 , 加入后向付费 , 即使影响用户体验 , 提升了用户的C , 用户也会使用 。
媒体/内容型产品 , 这类产品以聚合内容为主 , 然后提供给用户 , “我是内容搬运工” , 因此在这类产品中是很难出现产品大神的 , 开发者都是幕后英雄!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惑 , 搜索也提供内容 , 但为啥不是这类型产品呢?亲 , 搜索提供的是内容链接 , 当然不会算在这类产品中 。
媒体/内容型产品的出现 , 大大提升了用户获取内容的效率 , 而降低了获取成本 。 在这类产品中 , 也会有工具功能的出现 , 工具功能只是帮助用户更好的获取内容 , 从而提升效率 , 但产品的逻辑主线并不会改变 , 工具功能也不会鸠占鹊巢 。
因此 , 对于这类产品而言 , 内容是最重要的 , 用户只会选择内容丰富或内容有差异的产品 。 在E/C中 , 用户更加看重E , C成为其次关注点(用户当然也会对各种C进行评估 , 以心理底线为标准 , 尽量压低 。 但相对于对E的看重 , 用户对C的心理底线有所提升) 。
只有当聚合的内容没有差异的时候 , 或者用户不能以内容量或内容差异判断产品的时候 , 即E差不多相同 , 代表C的心理底线就成了重点 。 此时用户会把C压到最低 。
在这个时候 , 谁能够降低用户获取内容的时间成本、选择成本、资金成本 , 那这样的产品就会胜出 。
推荐阅读
- 『小米书商量科技』移动为什么会免费送宽带,背后到底有何猫腻?网友:都是套路啊!
- [人生第一份工作]从产品角度看快递(1):收件
- 『淘宝网』从4款主流产品出发,掌握“搜索”交互
- 『产品』TOP50 | 徐工道路两大产品荣膺2020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大奖
- 「小石」做跨境电商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但努力就会有收获!
- 搜狐新闻@智能家居健康智能家居产品
- Habitte■有的人不知道一加手机是国产品牌?
- 【西平】西平县委常委、副县长走进直播间助力农产品上行
- 【】互动+社交,会成为文化娱乐产品标配吗
- 『』洗碗机怎么选?米家互联网洗碗机8套容量更适合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