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一声“到”,一生到!退役军医吹响“战疫集结号”
战“疫” , 他们重返战位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的退役军人群像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孙兴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的郭永博先期随医疗队支援武昌医院 , 后转至火神山医院继续战斗 。作者供图
“若有战 , 召必回” 。无论戎装是否在身 , 军人本色早已融入血脉 。
湖北告急、武汉告急 ,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 , 一大批退役军人重返战位 , 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
(一)
从抗击非典到汶川抗震救灾 , 再到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 , 赵孝英都未曾缺席 。这次战“疫” , 她再次主动申请上了前线 。然而 , 和往年出征不一样的是 , 这次驰援武汉 , 赵孝英的身份是一名退役军人 。
2016年 , 赵孝英脱下穿了25年的军装 。虽然不舍 , 但她心里明白 , 人民军队必须有新鲜的血液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 。转为医院聘用人员后 , 赵孝英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 依旧是病人的朋友 , 是科室的大姐 。
“一日穿军装 , 终身是军人” 。医疗队队员张丽敏2016年退役后 , 果断选择留在原岗位工作 , 只因为“我舍不得军营” 。作为一个多次参加过重大卫勤任务的老队员 , 张丽敏在传染病防控护理、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疫情发生后 , 张丽敏多次请求参加医疗队 , 她说:“我有经验 , 必须第一时间参与救治 。”
无论是否穿着军装 , 退役军人的血液里、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兵的基因 。
大年初一 , 王泓收到医院将成立医疗队的消息 , 想都没想就立刻报名 。“我是一名医生 , 更是一名党员 。去病人最需要的地方 , 就是我们最初的誓言 。”
从地方特招入伍的王泓 , 在超声诊断岗位工作了21年 , 2018年成为一名自主择业干部 。这次出征前 , 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 , 怕他们担心 , 王泓和家人商量好 , 告诉父母自己还在南京上班 。即将升入初中的女儿也很懂事 , “妈妈 , 我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
谁都知道 , 直面疫情 , 付出的不仅是心血 , 甚至还可能是生命 。然而 , 在医疗队中 , 与现役军人并肩战斗的退役军人 , 从未有过一丝的迟疑 。
(二)
1月29日一大早 , 蒋小娟在进入“战位”前 , 特意在鼻梁和脸颊两侧贴上创可贴 , 以缓解护目镜压伤带来的疼痛 。
【「退役军人」一声“到”,一生到!退役军医吹响“战疫集结号”】1月26日 , 蒋小娟所在的医疗队接收第一批患者入住后 , “战斗”就异常激烈 。蒋小娟和队友从下午3点忙到晚上10点 , 安排处理病人的医嘱和备药、给“红区”传送药品器械、制作护理病历模板等各类事项 。繁忙工作中她无法撤出“战斗” , 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 。
长时间戴着护目镜 , 蒋小娟的鼻梁和面部被压出了水泡、磨破了皮 , 但直到脱下防护服时 , 她才感到压痕处的疼痛袭来 。“战场上 , 轻伤不下火线 。这就是一点皮外伤 , 我没那么娇气!”
夜深人静 , 火神山医院感染五科二病区主任陆卫忠 , 参加完会议后顾不得休息 , 赶到即将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病区 , 仔细检查病房设施 。
“前期准备工作细致充分 , 才能为后期收治患者托底 。”陆卫忠说 , 医疗队抵达武汉以后 , 他和战友们便投身紧张的准备工作 , 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 。
这是一群和时间赛跑的人 , 陆卫忠在其中更显特殊 。去年 , 陆卫忠已经退休 , 但面对疫情 , 他主动向所在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 , 申请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到达武汉后 , 陆卫忠就奔波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 检查病区设施设备 ,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 明确相关制度 , 规范接诊流程 。2月4日上午 , 第一批确诊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 , 陆卫忠作为首批接诊人员 , 和队员一起将患者转送到指定病区 , “作为病区负责人 , 我有责任为其他医护人员作好表率 。”
推荐阅读
- 英国:英国近一成军人因疫情在家上班,严重影响战备
- 「乌克兰」泽连斯基突然下跪 无数军人落泪,国民高呼:也该结束了
- 【上观】美军疫情不容乐观,“罗斯福”号航母现首个现役军人死亡病例!
- 战舰:服役50年,“敏捷”号护卫舰正式退役,曾被美军称为疯子船
-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军人有责
- 感染■美军派出41000兵力支援抗疫,共有2567名现役军人感染
- 「科比」泪目!科比退役4周年,遗孀感伤回忆点滴细节引人心碎
- 『高原』高原军人的爱情故事:翻越青藏高原来嫁你
- 战斗@一声“到”,一生到!退役军医吹响“战疫集结号”
- 【美国】外媒:美国至少150个军事基地出现疫情 或考虑延长军人服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