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读书时光】李清照与朱淑真:一样的门当户对和别样的婚姻结局( 三 )


可知 , 她的嫂子也是文化人 , 字也写得不错 。 此外 , 朱淑真在《璇玑图记》中也提到她的父亲常年宦游在外且“好拾清玩” 。 这些都可以证明朱淑真成长于一个富足殷实且有书香氛围的地方官宦家庭 。
关于朱淑真的婚姻 , 历来有两种不同说法 。 其一说她嫁与市井民家 。 广搜朱淑真散佚在民间的诗词并裒辑成集的宋人魏仲恭 , 在《断肠诗词集》序中写道:朱淑真“早岁不幸 , 父母失审 , 不能择伉俪 , 乃嫁为市井民家妻 。 一生抑郁不得志 , 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 。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十六曰:“朱淑真者 , 钱塘人 。 幼警慧 , 善读书 , 工诗 , 风流蕴藉 。 早年 , 父母无识 , 嫁市井民家 , 其夫村恶 , 籧篨戚施 , 种种可厌;淑真抑郁不得志 , 作诗多忧愁怨恨之思 。 ”
冯梦龙《情史·朱淑真》云:“早失父母 , 嫁市井民妻 , 其夫村恶可厌 。 淑真抑郁不得志 , 作诗多忧怨之思 。 ”如此证据颇多 。 其二谓她嫁给庸俗官吏 。 朱淑真的《断肠集》虽大多是对孤独寂寞的悲叹 , 却只字未提物质生活的匮乏 。 其《春日书怀》有诗句云:“从宦东西不自由 , 亲帏千里泪长流” , 说明她曾随丈夫四处宦游 。 关于其丈夫的真实姓名 , 史书未载 。 邓红梅曾提出大量证据证明朱淑真的丈夫是汪纲 , 为理宗时户部侍郎 。 但《宋史?汪纲传》却只字未提朱淑真 , 况且史书记载汪纲学才兼备 , 并非是一个俗吏 。 因此 , 虽然没有确切资料证明汪纲是否为朱淑真的丈夫 , 但是可以肯定 , 朱淑真所嫁之人为官吏 , 而非市井小民 。 朱淑真家境富裕 , 上有三个哥哥 , 女孩只她一个 , 从小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 , 备受宠爱 。 只是宠爱归宠爱 , 她的父母依然要严守封建礼教的传统 , 只在意对方家里是否官宦之家 , 其他不作考虑 。 如此一来 , 她自然不可能像李清照一样 , 得到与配偶婚前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机会 , 不得不与众多古代女子一样 , 遵从父母之命 , 嫁给一个素未谋面、性格爱好反差极大的俗吏 , 在凄苦悲凉的婚姻生活中忍受煎熬 , 渐渐被磨去才气和灵气 , 继而彻底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 不得善终 。
【林夏的读书时光】李清照与朱淑真:一样的门当户对和别样的婚姻结局
文章图片
【【林夏的读书时光】李清照与朱淑真:一样的门当户对和别样的婚姻结局】因此 , 从李清照和朱淑真的人生经历来看 , 父母对其二人的配偶选择和婚姻生活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 二人都出身于官宦之家 , 父母也都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为其择偶 , 二人也都嫁与官宦人家 , 结局却大不相同 。 究其原因 , 在很大程度上跟二人的父母对待和教育子女的观念不同有关 。 李清照的父母教育较为开明 ,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大背景下给了她一定程度的婚姻自主、自我选择的机会 。 朱淑真的父母则恪守传统 , 严遵礼教 , 女儿只能无条件被动服从 。 这说明婚姻幸福与否 , 相对于门当户对而言 , 男女青年婚前的相互接触、了解 , 以及在了解的基础上萌生出爱的情感更加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