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株洲@做红色传人」杨得志故居:横戈马上保家国,战斗笔记显豪情,「走红色之路

株洲日报采访人员尹二荣邹怡敏通讯员/朱刚
【概况】
4月4日 , 清明节 , 渌口区杨得志红军小学的40名少先队员来到杨得志同志故居 ,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 陈列馆内 , 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 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 , 了解杨得志同志舍生忘死保家国的伟大精神和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
杨得志同志参加和指挥过上千次战役、战斗 , 亲历了我军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 , 创造了永留史册的精彩战例 ,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 1955年 , 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 ,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晨株洲@做红色传人」杨得志故居:横戈马上保家国,战斗笔记显豪情,「走红色之路
文章图片
杨得志同志故居 。 (邹怡敏摄)
杨得志故居位于渌口区南洲镇湘渌村(原南阳桥乡三望冲村) , 杨得志在此度过童年、少年时代 。 该故居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景区 。 2011年 , 故居免费对外开放 , 同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故事】
炮火中的战斗笔记
晨株洲@做红色传人」杨得志故居:横戈马上保家国,战斗笔记显豪情,「走红色之路
文章图片
杨得志写下的1943年晋鲁豫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战斗笔记 。 (杨春明供图)
在杨得志生平事迹陈列室 , 有一张杨得志写的战斗笔记的照片(战斗笔记原件由杨得志之子杨建华收藏保管) , 这页笔记记录了1943年冀鲁豫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情况 , 并手画了2幅作战图 。
“九月二十四日敌人又重新扫荡 , 敌人主力由濮阳出发 , 经过牡丹街、白道口、白毛、井店、南张保回到濮阳城 。 ”
“十一月十四日 , 敌以柳川联队为主组织了伪判(叛)军分八路企图消灭在滑(县)、濮(阳)、内(黄)、清(丰)之间的我军 , ……此次敌人不但未达到其目的 , 相反的在战斗中被毙者 , 日(军)180、伪(军)180、敌伪伤100余……”
1943年 , 冀鲁豫边区的日伪军达到10万人 , 几乎是我军的3倍 , 能否战胜日伪军 , 决定边区抗日根据地能否顺利坚持和发展 。 1943年秋 , 敌人经过长期准备后又对冀鲁豫边区展开了大规模“扫荡” , 杨得志指挥内外线部队 , 紧密配合 , 机动灵活打击敌人 , 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 为平原地区反“扫荡”提供了宝贵经验 。
在最初进入冀鲁豫边区到最后离开的5年零3个月里 , 作为边区八路军部队和平原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 , 杨得志为建设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为驱逐日寇作出了杰出贡献 。
【晨株洲@做红色传人」杨得志故居:横戈马上保家国,战斗笔记显豪情,「走红色之路】采访人员在浏览陈列馆的资料时发现 , 一些照片中 , 杨得志的口袋总是鼓鼓囊囊的 , “他口袋里装着的是笔记本和字典 。 ”杨得志侄孙、故居管理所副所长杨春明介绍 , 杨得志只读过3年私塾 , 参加红军后 , 他一直努力识字 , 虚心向周边人请教 。 战争年代 , 他一直坚持写战斗笔记 , 每一场战斗后 , 他都会挤出时间把战斗时间、地点、打法、进攻路线等一一记下 , 认真总结经验 。 他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难万险记载和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 , 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战火岁月中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 , 承载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 , 在每个战役后 , 总来一次总结经验 , 发扬优点 , 克服缺点 , 然后轻装上阵 , 乘胜前进 , 从胜利走向胜利 , 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正是有如杨得志同志一样的千千万万个革命先辈 , 才有了中国人民今日幸福的生活 。 中国共产党人不惧牺牲、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走到今天 , 也必将传承这一革命精神走向未来 。
【路线】
1.从株洲市区出发 , 经枫溪大桥——伏波大道——渌水大桥——南洲大道 , 转313省道 , 约42分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