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百姓网▲扶风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 ,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以陕西扶风、眉县为中心的西北战场上 , 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扶眉战役 , 这场战役基本解放了关中地区 , 也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
扶风百姓网▲扶风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文章图片
“强家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 地处扶风、眉县、岐山三县交界处 。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 在70余年前爆发的扶眉战役中 , 这个村庄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 , 在此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力阻顽敌 , 以不怕牺牲的精神 , 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凯歌 。
一个易守难攻的战场
经过几场春雨的滋润 , 关中平原上的麦苗绿得醉人 , 充满勃勃生机 。 4月7日 , 采访人员一行沿着黄土台塬而上 , 来到了扶风县午井镇的强家沟村 , 闻着泥土的芬芳 , 看着烂漫的山花 , 幽静古朴的村庄很难让人联想到 , 这里曾经是枪林弹雨、危机四伏的战火前线 。
扶风百姓网▲扶风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文章图片
▲扶眉战役英雄副团长高增岳战斗过的地方
历史的足音 , 就在静谧中真切地越来越近 。
1949年夏 , 整个关中、陇东地区热如蒸笼 , 敌我双方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 。 胡宗南部从西安撤退的国民党兵力众多 , 其第65军、第38军位于扶风以南、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两侧 , 马步芳部第119军位于武功至扶风一带 , 第82军、第129军位于长武、彬县、永寿地区 , 马鸿逵部第11军、第128军位于麟游地区 。 胡马两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 , 联合作战 , 阻止解放军西进和南下 。
扶风百姓网▲扶风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文章图片
▲国民党第38军在村里的驻营地
战场情势瞬息万变 , 1949年7月12日 , 一阵“嗒嗒嗒”的机枪声在强家沟村骤然响起 , 这里正是国民党第38军军部所在地 。 此处为台塬地势 , 南边是渭河北塬的高坡 , 坡下是渭河 , 西边与罗局镇(今岐山县枣林镇罗局村)之间是一个落差近100米的塬坡 , 北边与料地、小寨、北营之间呈横贯东西的凹地 , 易守难攻 。
枪炮声、冲锋声 , 在村中回响 。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 , 解放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第38军大部 , 仅军长李振西和少数人撤逃 。
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昔日的硝烟已经远去 ,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对70余年前的那场战斗至今记忆犹新 。
今年96岁的村民权志明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 虽然耳朵有些背 , 但谈及往事时 , 依然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震撼与感动 。
1949年6月底 , 国民党第38军来到了强家沟村盘踞 , 25岁的权志明和村里很多男青年一样 , 怕被抓壮丁 , 躲进了村南边的高窑 。 同年7月12日中午 , 村里突然响起了枪声 , 一袋烟工夫 , 机枪声和爆炸声四起 , 一直到日落才慢慢平静下来 。
第二天清早 , 权志明从高窑跑回村才发现 , 山沟里、田地上 , 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士兵尸体 。 他记得 , 有几个解放军战士半倒在土坡上 , 还睁着眼睛 , 像活着一样 , 他们仍紧握着手中的枪 , 如在战斗一般 。 回忆到这些 , 权志明老人微微摇了摇头 , 闭上眼睛念叨了两个字“惨烈”!
任新堂住在村七队 , 这个地方村里人叫它“任家沟” 。 任家沟里至今保留着几处残缺的土城堡 , 而土城堡下面的几孔窑洞 , 正是任新堂家的老屋 。 84岁的村民任新堂一直记得 , 1949年7月12日下午两点左右 , 解放军在任家沟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战斗 ,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 , 解放军攻破任家沟 , 取得胜利 。
扶风百姓网▲扶风强家沟村:扶眉战役中的红色阵地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