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阿西莫夫“上过的最好文学课只用了10秒钟”,分析其科普作品好在哪

今年4月6日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 1920-1992)逝世28周年 , 今年又逢阿西莫夫诞辰100周年 。
[科普]阿西莫夫“上过的最好文学课只用了10秒钟”,分析其科普作品好在哪
文章图片

这位传奇式人物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 在科普创作上更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标杆 。 他 , 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
“读”他是一种学习和享受“结识”阿西莫夫已有将近40个年头 。 我一直非常感激这位在我的少年时代把我引进科学殿堂 , 并由此而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出色“导游” 。 对我来说 , “读”他既是一种学习和享受 , 同时也寄托了一份感恩和追思 。 一年前 , 我在自己一部新著的扉页上 , 写下了一句致阿西莫夫的题献:“在我求知若渴的时候 , 你给我阅读的酣畅、理性的滋养;在我迷惘彷徨的当口 , 你是我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向导 。 ”
1992年4月 ,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时这样写道:“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 , 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 , 某一篇文章 , 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我担心我们身旁再也没有阿西莫夫激励年轻人奋发学习和投身科学了 。 ”
我以为 , 卡尔·萨根的“担心” ,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
事实上 , 在中国 , 至少有一两代人享受过阿西莫夫的科学恩惠——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和热爱的外国科普作家 。 40多年前 , 当阿西莫夫作品由林自新先生(《科技日报》首任社长兼总编辑)等有志之士率先翻译介绍过来之初 , 正值中国的文化饥荒时期 。 第一批读者 , 包括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 他们对现代科学基本知识及其最新进展的了解 , 可以说大都出于阿西莫夫的笔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曾忆及初赏阿西莫夫风格时的欣喜:“他题材之广几乎涵盖了当代科学的全方位 。 而其渊博、通透、明洁 , 贯注到每个学科的点和面 , 功力到处 , 足见其‘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的底蕴 。 ……‘历史感’贯穿在他的风格之中 , 如此浓郁和鲜明 , 使人在他的著作中能感到人文关怀的温暖和脉搏 。 这也是我对他深感心折之处 。 ”
在科学领域 , 阿西莫夫几乎成了科普和科幻的代名词 。
根深才能叶茂阿西莫夫一生著书470部 , 可谓“著作超身” 。 我国翻译阿西莫夫作品最多的译者卞毓麟先生形象地比喻说 , 阿西莫夫的全部科普作品构成了一个阵容可观的“梯队”:科学总论类有《阿西莫夫科学指南》、《古今科技名人辞典》、《阿西莫夫科学编年史》、《科技名词探源》、《终极抉择》等;科学总论类之下的“第二梯队” , 是各大学科的分论 , 有如《通晓物理学》、《化学简史》等;“第三梯队”则是论述某一小专题的读物 , 诸如《遗传密码》、《数的世界》、《爆发中恒星:超新星的秘密》等 , 其题材之广堪称空前 , 无怪乎卡尔·萨根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讲解员” 。
阿西莫夫对科学有着精深的理解 , 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邃的洞察力 。 他不仅通晓现代科学的许多前沿课题 , 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 因而他的作品立意高远、逻辑严密 , 但又内涵丰富、晓畅易懂 。 他的文字似乎具有一种天然迷人的魅力 , 再深奥的科学知识 , 一经他的妙笔点缀 , 读来便毫无生硬之感 , 更添余韵无穷之妙 。
请看在科幻小说《台球》中他对于极其抽象的物理学上的所谓“两场论”的描述:
请把宇宙想像为一块又平又薄、柔韧性极强、不会碎裂的橡胶板 。 如果我们把质量这个概念同地球表面上的重量概念联系起来 , 就可以想到质量会使橡胶板形成凹陷 。 质量越大 , 凹陷越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