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姚启圣才厚功高,为何康熙最恨的就是他
在《康熙王朝》中 , 有三名汉臣贯穿了整部电视剧 , 分别是周培公 , 姚启圣和李光地 。 三人都属才华横溢但是性格为人迥异不同 , 再加上所处时代经历的不同时间 , 造成了三人结局的差别 。
因周培公的举荐 , 姚启圣开始被康熙发现 。 据索额图口述 , 姚启圣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奇怪的人 。 原因就是别人都是官越做越大 , 他却是越做越小 。 索额图道:早在顺治二年 , 姚启圣便已官居福建巡抚 , 因资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粮草 , 颇有微功 。
文章图片
顺治六年 , 因抗拒朝廷治闽方略 , 被降为藩司戴罪任职 , 顺治九年 , 因屡屡与上司争吵 , 被贬为道台 。 顺治九年 , 因酗酒渎职 , 再被贬为知县 。 顺治十六年 , 不知何原因 , 被贬至漠河军中效力 。 康熙五年 , 再度被裁撤 , 被贬为盛京三里河马场九品司厩 。 朝中官员对此人开始议论 , 说姚启圣其言往往刁毒 , 其心往往不忠 , 康熙却一针见血的指出 , 姚启圣是以笑骂护身 , 自身持才傲物 , 再加对官场歪风邪气的不齿 , 来死守汉族孔圣的正统 。 只要作为皇帝能知人善用 , 此人便能为自己所用 。
文章图片
果然如康熙所言 , 姚启圣本身正气浩然 , 才华横溢 , 恃才傲物 , 骨子里面有一股犟劲 。 “老不死”“酸臭味”这些词不好听 , 但是能把他性格里面的精髓描绘出来让人细细品味 。
果然在康熙启用姚启圣之后 , 姚启圣看出他是千古一代圣君 , 自己这匹千里马在晚年竟然还能遇上伯乐 , 姚启圣心里佩服康熙 , 也实实在在为康熙办朝廷的事情 , 他正直清廉 , 才能卓著 , 不搞山头派别 , 也不卑不亢 , 治理严明 。 康熙对其很是满意 , 由衷的表示身边多几个姚启圣这样的人就好了 。 在这一点上 , 康熙和姚启圣是共通有默契的 。 两人都深明对方的人品 , 做到了心中有数 。 也不由得李德全说 , 姚启圣有些地方像皇上 。
文章图片
其实像姚启圣这样的人 , 其实并不被康熙所完全接纳 , 可能原因就是他俩有些地方很像 。 姚启圣不像周培公那样直言顶撞皇上 , 也不像李光地那样对康熙表面上的顺从 , 有一个事情 , 在明珠对台招抚失败后 , 姚启圣知道康熙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在满大臣上 , 对此他上奏折表现出了自己傲娇的一面 , 痛诉自己的不易并要辞官丁忧 。
文章图片
康熙心里知道得罪了这个老头子 , 我相信他的最初心理反映是接受了姚启圣的傲娇 , 每每看到“唉 , 朕把这个干老头子也得罪了”这句话 , 我都会忍俊不禁 。 因为这句话饱含了对姚启圣的肯定和些许的无奈 , 但是在陈廷敬的提醒下 , 康熙用自己痛斥的方式赐给了姚启圣一道骂旨 , 姚启圣也心服拜领 , 正应了那句“朕越是骂他 , 他和朕就是越贴心 。 ”君臣二人的水火共济真让人阅之怡情 。
但是康熙肯定是不喜欢姚启圣这样的臣子的 , 如果康熙不是皇帝 , 他们二人肯定能彼此为师 , 彼此为友 。 但是可惜二人的职位不同 , 又同是有才不安分的人 。 康熙正因为不安分 , 所以才会灭鳌拜平三藩征剿葛尔丹 , 姚启圣也正因为不安分 , 所以才不趋炎附势 , 保持傲气才连续降官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印度」1962年那场中印战争:为何中国很少提起印却刻骨铭心
- 「第五纵队」解放军番号为何不设立第五纵队 因其寓意叛徒内奸
- 陈赓■陈赓为何请薄一波“刀下留人”放过国民党少将
- #国人#这一民主政治雏形,东周时却在列国多趋于形式化,其原因为何?
- 办公室■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何是“邱小姐”
- [苏联]坐视苏联与德国死磕了3年多,英美为何不出兵?
- 武则天■为何武则天退位一年就死了?专家:难以启齿,史书也不好意思记载
- #越南#越南和美国打了20年,为何却挡不住解放军一个月?
- 熊向晖@林彪阴谋为何突然被识破?主席动用最狠绝招
- 『日本』在30多年时间里 日本文官们 为何始终管不了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