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者#失去亲人的伤痛应该如何抚慰
【#亲者#失去亲人的伤痛应该如何抚慰】小溪的爷爷去世后,全家人都陷入悲痛之中 。尤其是小溪的奶奶,自从爷爷走后,整个人都变得内向了,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有人的地方,每天情绪都很低落,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
失去亲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几乎必须经历的事,也是人生最大的悲伤之一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钱英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这种由于悲痛导致的异样心理反应,是失去亲人后经常出现的正常现象,心理学称之为哀伤反应 。
延长性哀伤患者常无法自行恢复,需专业人员干预
钱英说,哀伤反应一般会持续6周左右,在半年内仍有反应的情况也比较多见 。80%-90%的丧亲者在半年内不通过专业干预能自行恢复,只有10%-20%的丧亲者会出现一年以上的严重哀伤 。对成年人来说,哀伤反应持续一年以上,带来难以承受的持久痛苦体验,并且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心理学称之为延长性哀伤或病理性哀伤 。延长性哀伤患者常常无法自行恢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处理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大量突发的、聚集性的死亡,丧亲者除了承受丧亲之痛,还需要担忧自身的安危,并且要面对周围人的嫌恶回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延长性哀伤的丧亲者比例可能会更高 。既往类似灾难后,延长性哀伤的比例达到30%-40% 。”钱英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说,“除了疫情导致的聚集性的死亡外,丧偶、白发人送黑发人等情况,也可能增加丧亲者的痛苦,从而导致病理性哀伤的发生 。”
钱英强调说,清明节、逝者的祭日、生日等特殊的日子,是哀伤反应容易反复出现的时期 。如果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在一年内得到明显缓解,可以进行正常生活,仅仅在这些特殊日期再现哀伤反应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哀伤 。
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是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过程
钱英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人们在丧失亲人后,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的哀伤反应 。
第一个阶段,是亲人去世一周以内,这时的反应主要是麻木和震惊,有的人甚至麻木到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钱英说,这并非“冷血”,而是一种心理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失去亲人的痛苦情感过于强烈,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因为过于痛苦而难以承受 。”
第二个阶段是否认期 。丧亲者处于否认亲人去世的阶段,还会拼命去寻找逝去的人,渴望再次跟逝去的人取得联系 。“有的人会不停地拨逝者的电话,想要听到逝者的声音 。有的人会通过整理逝者的遗物,寻找和逝者在一起的感觉 。还有的人会表现出愤怒,这种愤怒有的是对内的,有的是对外的 。比如,有的人会责怪医生没有好好治疗,有的人会自责……”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后,就到了必须面对现实的第三个阶段 。“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是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过程 。”钱英说,“想要反抗这个现实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的,所以这个时候,丧亲者会感到无力 。如果沮丧的时间过长,例如超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就可能发展为抑郁,变得消沉,没有斗志,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
不过,多数丧亲者在一年内可自行调整过来,然后进入到第四个阶段——重新适应、接受现实、继续生活 。
所有痛苦反应都是可以被允许的
严重的哀伤反应不仅会让丧亲者无法继续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带来躯体性和精神性症状 。钱英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位自从丈夫去世后,感觉嗓子眼总是堵着,不能吃东西,“好像她的身体在用这种行为纪念她的先生” 。还有一位患者甚至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丈夫去世一年多了,仍旧会凭空听见丈夫跟自己交谈,或者看见去世的丈夫从外面回来 。
因此,帮助丧亲者度过哀伤阶段,重新恢复正常生活,避免陷入延长性哀伤至关重要 。
那么,如何帮助成年人顺利度过哀伤反应呢?
钱英认为,首先可以通过举行悼念活动,在事实层面帮助丧亲者找到现实感和确认感;其次,还要协助他们去处理自己的痛苦,“正视自己的痛苦其实非常困难 。”钱英说,“因为痛苦有时太痛,以至于无法触碰 。”
推荐阅读
- 箭扣长城东段修缮开工,会失去“野”味吗?驴友关心的都在这儿
- IMF警告:拉美或再迎“失去的十年”
- 『电子商务』“许昌人的互联网生活”下: “乡村网红”的筑梦空间
- 28岁李佳琦病倒,采访痛哭:成年人的生活,远比你想的更难过
- 杀死美国人的不是新冠病毒,而是一张3万美元的医疗账单
- 「故事」中国人的故事|每个奉献者都值得被记录
- 厌男症都是怎么伤害男人的?
- 『方勤』“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
- 日本将全国推行“紧急状态” 部分民众忧虑将失去工作
- #纠纷案#李晨名誉权纠纷案败诉原因 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