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一张桌子 , 两把座椅 , 一堆登记表 ,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转运中心中庭 , 一处标有“番禺区”字样的牌子 , 构成了番禺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机场转运专班组(下简称“机场专班组”)的临时工位 。
2月28日 , 这支由番禺区直属机关单位干部和卫健部门人员组成的专班组 , 开始值守严防严控番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 , 截至3月30日18时 , 机场专班组落实入境人员转运4217人(其中目的地为本市2477人、省外1740人) 。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本文插图

于文杰担任过机场专班组车长、驻点工作处指挥、统一行动副总指挥 。 这位有着17年党龄、10年从警经历、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 , 始终充满斗志 , 尽职尽责 , 不仅确保了入境人员接回工作的及时、高效、有序 , 更让“回家”的人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与暖意 。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本文插图

两次请缨上“前线”
于文杰任职于番禺区委统战部 ,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 他曾两次请缨到一线防控岗位 , 但因岗位设置原因未能如愿 。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本文插图

右为于文杰
于文杰“不甘心” , 随之“转战”社区 , 3次报名参加清晨时分的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岗工作 。 随着形势变化 , 他又主动请缨开展机场专班工作 , 向领导提出由他独自当班上“前线” , 让同办公室的一名雇员同事留守“后方” 。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 关键时候就要挺在最前头 。 ”于文杰深知境外输入性风险持续加大 , 机场专班组的职责就是要平安、有序、及时地从机场接回入境人士 , 并将他们带到指定地点交接给其他专班组进行隔离 。 由于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快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防疫机制、政策 , 以及我国的入境政策不断变化 , 机场专班组必须24小时听候调度 , 按要求随时调整操作规范 , 优化流程 。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本文插图

穿防护服10小时、不吃不喝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3月29日凌晨不到4时 , 于文杰便摸黑离家 。 4时30分 , 他带领组员从番禺疗养院乘车出发 , 6时45分进入白云机场 。
当天 , 番禺一共安排了13辆大巴车 , 接回来自入境航班的262人 。 “时间上很难控制 , 为保安全 , 每台车载人一般不超过20人 , 什么时候能接到人、工作几点能结束、何时交班都是个未知数 。 ”于文杰说 , 到机场后他们进行了“换装” , 除了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医用口罩、手套、脚套 , 从头到脚包个严严实实 , 还要再带上测温枪、流调表、座位图、签收表、二维码图样、写字板 。
当天下午接近5时 , 行动才成功告一段落 , 作为行动现场指挥之一 , 于文杰与现场其他负责同事总是坚持到最后 。 最长一次超过10个小时没有吃饭、喝水、上厕所 。

『广州日报』机场转运专班的日常:穿防护服10小时
本文插图

给予更多人道主义关怀
“欢迎回到祖国 。 ”一位美国华侨一边接过于文杰递来的医疗级别口罩 , 一边听到他轻声道出的话语 , 美国华侨激动地点点头 。 这位60多岁的老人多次转机 , 一路上没有进食 , 经历了几十个小时机程和五六个小时通关手续才踏上祖国的土地 , 早已身心疲惫 , 劳累饥渴 。 于文杰一句嘘寒问暖 , 让他瞬间热泪盈眶 , 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
一名女留学生因入境填写资料出错被分流到“红标”区 , 现场止不住哭泣、吵闹 。 于文杰见状迅速进行沟通协调和情绪安抚 , 同时建议她穿上隔离服 , 将风险降到最低 。 经过机场专班组积极反馈 , 入境管理部门最终撤回了这名学生的“红标” , 她离开时特意向于文杰深深鞠了一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