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从天而降效果几何?( 二 )


采访人员:在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部分社会招聘平台管理不严,虚假信息泛滥,甚至有一些招聘者要求先交保证金才能投简历 。“云招聘”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失实隐患 。
去年10月24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多家互联网招聘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招聘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明确招聘信息要实时监测筛查,对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以及其他涉嫌违法违规的信息进行屏蔽、删除;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账号采取警告、临时封禁等必要措施 。
张丽云:《互联网招聘行业自律公约》实际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对于净化市场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种自律机制和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法律可以综合运用,实现市场化的监督,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
范围:一是网络招聘平台要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对于平台出现的违规信息导致单位或者劳动者的损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和行政责任;二是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该建立网络适时监察机制,派驻网络监察员,要求平台上的信息页面有投诉、举报链接,任何人发现平台发布信息有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方式向平台和网络监察员举报 。
完善网络招聘体系
强化新兴技术应用
采访人员:早在互联网进入中国时,网络招聘模式就已被引入,大型综合招聘平台先后上线,受到企业和求职者的追捧 。此次疫情让网络招聘再次成为焦点,您认为,“云招聘”是否会成为未来人才招聘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
范围:从整个招聘流程来看,某些环节适合线上,但线下环节仍然有必要 。因此,线上线下结合可能会更好 。
张丽云:未来,网络招聘可能会取代传统线下的面试模式,成为一种主流招聘模式 。
采访人员:“云招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否还需要多方协作补好功课?
张丽云:有关部门应当在其中发挥倡导或者督促发展的作用,同时完善网络招聘体系 。
未来,网络招聘的缔约服务是必须有的一项功能 。现在的招聘平台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 。所谓缔约服务,就是帮助雇主和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功能 。缔约服务完全可以在线上完成 。双方在网上也可以实现电子合同的确认和签署,这也是网络招聘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综合来讲,网络招聘的服务平台首先要有服务的意识,其次要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就是由互联网技术提供支撑 。在保障各方权益的情况下,一旦实现线上投递简历、筛选、面试、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对劳动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有帮助的 。
范围:“云招聘”只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招聘手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切实满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
一是除了目前营利性的网络招聘平台以外,应该加大公益性网络招聘平台的建设,进一步降低招聘成本;二是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在做好一般性信息的筛选基础上,提供更多招聘所需的定制化的信息筛选技术支持渠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