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会怎样慢慢变质?
B站09年成立的 , 我可能是B站十年的老用户了 。以前我们倒是写过一些关于B站文章 , 不过今天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会脱离B站 , 写点关于社区破圈的想法 。我觉得我快成为意识流写手了……
今天的我们很难预料 , 年底的B站会变成什么样 。
B站最近是个热门话题 , 而且也越来越成为品牌视频营销、视频自媒的必选阵地 , B站本身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欢 。(或者是学生们最近都在家里 , 上B站时间比较多?)
前几天B站发布了一份亮眼财报 , 无论营收、月活用户数、非游戏业务均获得不错增长 , 让管理层对未来B站发展充满信心 。但财报中也有让人值得注意的一些指标回落 , 被认为是“社区氛围”指标的月活UP主及投稿数、日均视频播放量、月均互动数 , 都在4季度呈现环比下降 。
不管怎样 , 从早些时候签约冯提莫和拿下《英雄联盟》直播版权就可以看出 , 2020年将会是B站快速破圈增长的一年 。摆在B站面前的最重要难题 , 自然是社区氛围与用户增长的平衡 , 但我们认为这难题几乎无解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年底的B站氛围会大不一样的原因 , 我估计 , 说“B站变了”的老用户可能会越来越多吧 。
下面写下我关于社区氛围、圈层文化、破圈的一些零碎想法和个人理解吧 , 许多内容会脱离B站本身 , 也可能读起来会有点混乱 , 但我尽量表达完整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有关B站的内容在文章后半部)
1 茧房
我想过这么一个问题:所有通过算法推荐的内容平台 , 会不会最终走向内容趋同?
之所以会这么想 , 是因为人性的弱点都是共通的 , 正如西方所谓的“七宗罪”说法 , 人们喜欢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 为了简单起见 , 我就把这种所有人都喜欢的内容称为“娱乐性内容” 。
除非一个人不断与人性的弱点做斗争(即不断在推荐内容流中拒绝“娱乐性内容”) , 否则经过长期数据反馈及算法优化后 , 他最终被推送的依旧是“娱乐性内容”(因为对于算法而言“娱乐性内容”的数据表现是最好的 , 也最符合平台利益) 。
每个人都是如此 , 因此每个人被推送的内容都会趋同 , 而各个算法内容平台之间氛围也会趋同 , 不管平台最初采用的推荐算法模型本身是否一致 , 最终也都会优化成类似的算法模型 。
上面只能算是个“思想实验”吧 , 但我们确实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例子 。
比如说 , 抖音和快手给你推荐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像了 , 快手不再“土”、抖音也不再“潮” , 它们推荐的内容都是大众群体在人性中所喜爱的 , 也就是上面我说的“娱乐性内容” 。
事实上 , 小红书在引入视频算法推荐后 , 我也认为小红书的视频内容与抖音某个时期非常相似 。
如果把社区推荐内容与社区文化氛围相关联的话 , 那么似乎可以推导出 , 所有大众社区的文化氛围最终都会相同 。
2 动机
当然上面的结论是理想条件下的推导 , 现实中有一些变量 , 比如说平台方的内容运营策略 , 以及用户来社区的目的 。
但这二者其实都是同一回事 , 即社区的定位如何 。
社区定位能够帮助用户进行第一道动机上的筛选 , 而用户动机与用户场景相关联 。
比如说 , 用户打开学习APP , 目的就是奔着学习去的 , 场景也是学习场景 , 需求就是看学习视频 , 这时候你推荐给他段子视频他也很有可能会拒绝掉 , 这个社区里的氛围就会一直以学习为主 。
也就是说 , 社区氛围往往是用户进入社区前就决定的 。而平台的内容运营人员 , 也会根据社区定位来维持社区氛围 。
可以发现 , 造就社区文化氛围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用户为什么来社区?用户认为社区能给他什么?
社区氛围 , 往往是这种用户对平台的认知的副产品 。
3 场景
前面过于强调社区本身的定位 , 即顶层设计 , 但如果没有平台运营人员的引导维持 , 这种平台定位是脆弱不堪的 。
推荐阅读
- :郭京飞演的余欢水收了定金后去买了一部怎样的手机居然能逆袭人设
- 『手机大魔王』郭京飞演的余欢水收了定金后去买了一部怎样的手机居然能逆袭人设
- 『粤新房客』如果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
- 微信:怎样屏蔽QQ和微信外发文件,同时允许发送截图
- 定焦科技■HTC手机为什么会落下神坛?它的溃败,给其他手机厂商怎样的警示
- []HTC手机为什么会落下神坛?它的溃败,给其他手机厂商怎样的警示
- :如果拼多多将iPhone SE价格降到2开头,国产手机会怎样?
- 『物联网』物联网目前安全威胁有哪些?该怎样应对?
- 『柯基科技』如果拼多多将iPhone SE价格降到2开头,国产手机会怎样?
- [场景]“新基建”下的数字经济,海尔智家铺了怎样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