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封]大武汉启封( 三 )


她本计划正月初十就返回武汉 , “已经顾不上疫情多严重了 。 疫情总会过去 , 生意没了 , 日子怎么过?”3月25日 , 她取得返回武汉的许可 , 赶忙驱车返回 , 后备箱里塞满了蔬菜 。
离开武汉前 , 她想着最多一个星期就会返回 , 把家里的窗户都打开透气 , 衣服晒在阳台 。 结果两个月后才返回 。
她隔壁的一家连锁服装店也是匆匆开业 , 只有门口一小片区域摆着春装和夏装 , 店内大屏幕上还滚动着“2019 Winter”的字样 。 对面的另一家店 , 卷闸门禁闭 , 门上的纸条写着“春节休息 , 2月1日营业” 。 附近一家写字楼的保安告诉采访人员 , 楼内有40多家公司 , 目前5家恢复办公 。
陈锋接到的订单透露了餐饮业的恢复 。 麦当劳开了 , 星巴克开了 , 喜茶开门那天 , 他往店里跑了15次 。 疫情最严重时 , 某外卖平台上开业的餐饮商户只有平日的5% 。 平台预计 , 解封后的一周 , 能恢复到50% 。
最让他兴奋的 , 还是王记牛杂馆开业的那一天——他是老武汉 , 家里能做热干面 , 但已经很久没吃到面窝了 。 不出几日 , 店门口就开始排大队 , 整条街都是端着面边走边吃、一嘴芝麻酱的人 。
老板潘红菊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年轻的武汉人 , 吃了一碗生烫牛肉细粉 , “感觉他都要吃哭了” , 吃完以后 , 又买了5个面窝 , 说要带回去给父母 。
这家早餐店每天8时开始外卖业务 , 连续很多天 , 第一单都是住得很远的一位“张女士”点的 。 有人在备注上写“很饿很饿麻烦快一点要饿死了” 。 附近永和大王的店长一天早上买了11碗面给员工 , “我们哪儿有热干面?”还有一个住同一个社区的大爷拿着手机拍视频 , 边拍边说“你们看你们看 , 我买到莫斯(口语 , 什么——采访人员注)了 。 ”
因为餐多人少 , 常有送错的情况发生 。 放在以前 , 顾客早就打电话来骂人了 , 但现在 , 对方连重送都不要 , 说老板辛苦了 。
街坊邻居的热情没能焐热这家22年的老店面临的“寒冬”:亏损的店租、食材、人工费用不说 , 潘红菊年前还盘下了一家新的店面 , 装修好了 , 准备年后开张 。
有一个行业在寒冬赚得盆满钵满:做横幅标语的打印店 。 一家店主告诉采访人员 , 来自政府、医院、医疗队的订单多到接不过来 , 他找了好几个亲戚来帮忙 , 每天关着门没日没夜地做 。
3
刚封城的时候 , 社区里的人都不敢出门 , 最多到阳台站一会儿 。 老房子隔音不好 , 总能听到邻居家里小孩子的玩闹声 , 有时也能听到别人家吵架、训孩子的声音 , 甚至有人隔着巷子大声劝架 。
严国明每天上班时 , 总能看到邻居在家里隔着玻璃望着他 , “似乎是羡慕 , 但又有些警觉” 。 很快 , 警觉没了 , 很多人向他求助 。 他给邻居借过米和酱油 , 后来又成了半个志愿者 , 下班时顺路帮大家购买生活必需品 。
一家肉贩为了做餐馆的年夜饭生意 , 提前进了好几头猪 , 1月23日一觉醒来 , 所有的订单都取消了 。 他本已做好砸手里的心理准备 , 没想到下午肉就被街坊抢购一空 。
社区的一家粮油副食店开了17年 , 老板57岁 , 在疫情期间把老街坊的微信加了个遍 。 以前他们就是熟人 , 天天打照面 , 从没想着要加微信 , 现在只能靠手机交流 。 社区里很多独居老人 , 子女远程购买她家的货物 , 她都亲自送上楼 。
一连3天 , 有年轻人来问有没有猫粮 , 下次进货时 , 她便买了一批猫粮 , 在围挡挂上牌子 , “猫粮到货” 。 附近一些小超市没得到开门许可 , 把货拖到她家 , 请她帮忙卖 , 她也帮忙 , 一笔一划写下收据和明细 , 对方甩甩手 , 说不用 。
封城两个月 , 她估计副食店都有20%的货物过期没法儿再卖 。 一个邱姓老板把过期的食品带回家吃了 , “就当自己买了 , 减少损失吧 。 ”
王记牛杂馆往年除夕到初六休息 , 潘红菊本打算今年过年不休息 , 还专门做好了牌子 , 每个品种涨价1-2元 。 她为此准备了20万元的食材 , 因为往往要到初七农贸市场才开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