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封]大武汉启封( 五 )
这几天 , 她在考察包装机器 , 打算让餐食可以像奶茶那样封装好 , 好运输 , 也更卫生 。 平日里 , 店面就不太忙得过来 , 高峰时排几十米的大长队 。 以后 , 她打算发展更多线上业务 。 “肯定要走在别人前面一点 , 才能生存 , 这也是自救 。 ”
这座城市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 3月底 , 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清空、转为普通患者就医医院 。 很多本地医生来不及休整 , 连轴转看了2个多月新冠肺炎患者后 , 又回到自己的科室看病 。
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等到了卡到鱼刺的病人、胃出血的病人、踩到钉子要打破伤风针的病人 。 刚恢复急诊时 , 人手还很紧张 , 一名医生给患者开药期间 , 两次跑进急诊室抢救其他病人 。
一名医生说 , 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医患关系 , 医院很安静 , 没人插队、吵架 , 患者和家属“谢谢”“没关系”不离口 , “和平日的景象简直天壤之别” 。
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医生蔡毅本以为医院重新开门后 , 60多天没有看病的武汉市民会一涌而入 , 结果10多天过去了 , 他们才迎来3个病人 。 后来 , 他开了个患者群做疼痛公益宣讲、免费网上咨询 , 500人一天就报满了 。
站在空荡荡的病房 , 他感到失落 。 “有时候想来几个新冠康复的病人治治 , 总比闲着无聊强 。 ”他开玩笑说 。
5
新冠肺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印记 。 在华南海鲜市场 , 一家商店招牌上的“野”字被抠去 , 留下一个洞 。 一家火锅店门口的藤架上 , 枝叶枯败 , 花也凋零 。
江汉路边 , 一个中年女性悄悄为死去的公公烧纸 。 她的丈夫在封城前回老家办事 , 无法返汉 , 结果她的公公因新冠肺炎去世 , 婆婆进了方舱医院 , 她无法照顾 。
领骨灰的那天夜里 , 她梦到吃年夜饭 , 一家人都在 , 但她清醒地意识到公公已经去世 , 哭着和丈夫说 , 我没有照顾好你爸爸 。 清明节前 , 她申请去江边凭吊 , 社区没有允许 , 她在家里对着长江的方向磕了3个头 。
4月4日10时 , 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 国旗降半旗 , 汽车、火车、舰船鸣笛 , 防空警报鸣响 。 武汉市汉口江滩、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地 , 市民自发献上鲜花 , 哀悼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
在武汉 , 2571人因为新冠肺炎离世 。 疫情早期是武汉最艰难的时候 。 武汉急救中心一天能接到1.5万个求救电话 , 但救护车只有57台 , 一名调度员说 , 每次接线 , 都能看到后面排队二三十人 。 曾有救护车拉着一个重症病人辗转6家医院都没被接收 , 最后送回家 。
全国的医疗资源都在向这座位于中国版图心脏位置的城市聚集 。 各地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开着救援车、满载医疗设备和队员开往武汉 。 一名从上海来武汉支援的医疗器械公司员工 , 最多一天装了十几台CT机器 。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 援鄂医疗队在这家二级医院搭起负压病房 。 医院没有ECMO , 全武汉都借不到 , 医生从陕西借来两台 。 西安那边9时出发 , 19时开到武汉的高速路口 , 医生亲自开车去接回 。
一户居民在疫情前刚添了孩子 , 每个月一次 , 一家人都要艰难地钻出围挡 , 再把婴儿车从围挡上递出 , 带着孩子打疫苗 。
得胜桥社区的一个60岁老人 , 每天都会到阳台上练吉他 。 吉他是孙儿的 , 他年轻时也学过 , 现在一点点捡起来 。 他的手法并不熟练 , 弹起来一个音一个音地往外跑 , 和巷子里 的炒菜声和饭香混在一起 , 融进黄昏的夕阳里 。
一天要下雨了 , 一个街坊对着他喊 , “抓紧时间出来散步 , 透哈子气啊老爷子 。 ”社区里 , 很多人第一次学会了发面、做包子、炸酥饺 , 也有人修炼成了瑜伽大师 。
一个平常不买零食的志愿者每次出门给人送物资 , 总要收获居民赠送的腊肉、香肠、橘子、鲜花饼和香飘飘奶茶 。
市民对解封的渴望还体现在点评软件上 。 理发店的点评区 , 几十条评论呼唤理发师上班 , 一条评论说愿意出高价请Tony老师上门服务 , 被赞到了第一条 。
推荐阅读
- 『武汉』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中国新闻网】武汉复工体检热 检查结果当天可查
- 「武汉市」关于武汉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订正情况的通报
- [武汉临空港]渍水了怎么办!汛期之前“练”起来!
- 「房山组工」驰援武汉的长阳“逆行英雄”,欢迎回家!
- 「武汉」海报丨春风拂武汉 童趣醉春天
- 「武汉商超」武汉商超防控一刻不松懈
- 【旅客】武汉海关:如实申报可有效切断传播链
- 武汉:武汉“解封”一周无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 武汉■武汉投放5亿元消费券活跃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