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蒲慕明院士:脑机融合技术或许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热门方向
【导读】当前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 , 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走向深入的重要力量 , 会给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 但是 , 因为对大脑工作方式的了解有限 , 人工智能的开发与研究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 未来 , 可不可以充分模拟人类大脑 , 研发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人脑与机器能否高度融合?如果未来脑科学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取得更大突破 , 机器会不会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识 , 它们还能和人类和谐相处吗?目前 , 机器与人脑相比还有多大差距?脑机融合技术的前景如何?我们对未来人工智能的种种担忧有必要吗?要解答这些问题 , 敬请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的深度解读 , 为您揭开人脑奥秘 , 消除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疑虑 。
本文插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 蒲慕明
“脑机接口” , 也称作脑机融合技术 , 就是通过芯片和传感器 , 用大脑控制各种设备 , 这或许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热门方向 。 2019年夏天 , 被称作“美国科学狂人”的马斯克就宣布取得了这项技术的突破 , 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在猴子脑内植入芯片后 , 猴子通过大脑成功操控电脑 。 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人类身上 , 不仅能治疗大脑损伤和缺陷 , 还能大大增强人类的认知与行为能力 。
遥远的梦想——科幻机器人
现在我们有很多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想法都是科幻小说带来的 。 科幻小说的鼻祖叫艾萨克·阿西莫夫 , 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写了一本书叫《我 , 机器人》 。 书中讲述了一个Robot(机器人)瞧不起正常人类 , 它说人类真没用 , 要睡觉 , 这么脆弱等等 。 艾萨克·阿西莫夫那个时候想的机器人 , 它就是一个智能体 , 在上世纪50年代的科幻小说是可以出现这个的 。 但是我们知道 , 事实上人工智能能够做到的极为有限 。 我们看到的机器人展览 , 那些机器人的动作都是非常缓慢的 , 只能做一些固定的事情 。
所以我们的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多感觉 。 比如像叠杯子这类动作就需要多感觉 , 需要视觉、触觉很快地整合 , 然后再把感觉运动转换成机器手的运动 。 机器人还需要进行记忆提取 , 提取出关于这个杯子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 需要运转什么程序 , 要做什么工的记忆 , 然后再制定关于怎么样去叠的计划 , 之后再去执行 。 但这些行为现在的机器人还做不到 , 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机器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 。 也就是说 , 科幻小说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想象 , 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错误的期待、期望 。 这对科学家、对技术的研发来说 , 都是一个错误的期望 , 是目前还达不到的期望 。
脑机融合初试锋芒
人工智能的能力有限 , 但是已经很有用了 。 比如怎么样分析我们大脑的电信号 , 我们大脑不断地向头皮发出脑波 , 因为头皮是湿的 , 有水分 , 所以它可以放置电极 , 电流可以流到外头来 。 大脑里面的活动实际上可以反映在大脑的头皮上面 , 所以头皮上电极可以测到各种波 , 但是这些波是成千上万的神经元在里面活动造成的整体的结果 , 我们很难从这里面去解码 , 告诉你到底是哪个神经元 , 或哪个脑区造成的活动 。 但是,假如你有大量的脑波数据 , 又能够有大量的脑内思绪的标记 , 比如你想用脑波来控制机器手 , 那么在想有动作的时候 , 可以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分析脑电对应着的想法 , 以后慢慢就可以准确地用来控制这个机器手了 。 但事实上这个信号怎么来的 , 并没有真正能够解码 , 但是已经可以用了 。
抑郁症出现时的脑波是异常的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脑波 , 假如能够很准确地把异常脑波对应到抑郁的症状 , 脑波的模式就变成一个抑郁症的指标了 。
推荐阅读
- 每日经济新闻咨询@联邦学习成人工智能新贵 腾讯安全:技术服务能力才是重点
- 【】人工智能突破三维矢量全息新技术
- 『』一汽集团成立人工智能公司,2019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分析
- 「人工智能」AI“慢生意”,驶入“快车道”
- 『栈外』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转成油画,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画家?
- 清疯子: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
- [人工智能]原创 张强委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减少医患感染
- 「机器人」科学家使用集成神经网络改变机器人步态
- 「Ark」仙豆智能选定Cerence ARK为长城汽车打造人工智能车载体验
- 『院士』张伯礼院士:我做了该做的事